“餐茶文化”是中国食文化和茶文化的必要组成,它以茶疗医学为基础,结合食文化所形成的现代时尚文化。
全球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茶叶消费。有的地方把喝茶作为一种生活享受,而有的地方的茶消费纯粹是一种承传的生活习惯。这种习惯却跟“餐”有着必然的联系。
马里人饭后一定有茶,没喝完茶就等于没吃完饭。
蒙古人更是把茶当做饭,有几顿饭就有几顿茶,而且喝茶的态度绝对不亚于吃饭时的那种认真。
日本是一个爱茶的民族,他们已经把“餐”和“茶”溶为一体。在超市和餐厅很容易可以见到茶酒、茶面、茶食和茶饮。
18世纪,由贝德芙公爵夫人的生活习好所演变至今的英式下午茶也淀积着浓厚的英国民间餐茶文化。
在我国,餐茶文化历史更悠久、更普及。
众所周知,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喜好肥肉,如今中国食谱上还有一道以肥烂著称的“东坡肉”。吃了肥肉,不喝茶不行,于是苏东坡有“初缘厌梁肉,假此雪昏滞”的诗句。
明朝谈修在《滴露漫录》中指出,茶叶是中国边疆少数民族的必需品:“以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正由于这个原因,茶叶才能在这些以肉食为主的游牧地区得到畅销。在古代,茶马交易是政府的一项政策。
四川人习好麻辣,四川人更爱喝茶。“龙门阵”为四川减少了多少胃肠病患者。
广东、福建人多吃海鲜,高蛋白且味醒。所以那里的人一闲下来就几个人凑在一起喝乌龙茶。最近,有文字学家提出,广东话里“早茶”的“早”作“最重要”讲。
餐茶消费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如今,大小餐厅里只要客人一入座,餐厅会首先提供饮茶服务,这不仅让人感受“客来敬茶”的中国文化,也反映了一种理性的都市消费意识。“以茶代酒”不再是酒令正酣时的败兴之词,让你理直气壮地爱一回自己。
餐茶科学
1907年美国Hutchinson氏说:“茶为辅助食物。饮茶助消化,增强食欲。”纽约市健康委员会说:“餐后饮茶最为合宜,能助消化。”
对于中国的一句古话“粗茶淡饭、延年益寿”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从最直观的字面意义去理解,无疑是在阐述通过多喝茶、少近油腻来支持消化系统,从而实现延年益寿的养神之道。这里的“淡饭”无疑是指进食宜清淡,少近油腻。那为什么古人要建议喝粗茶呢?从中医学角度来看,肉类食物,油腻,性热;而粗茶,也就是粗老茶,味苦,性寒,这样一热一寒同时进入体内,才能维持人体机能的平衡,实现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