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宜兴紫砂:荣辱背后的小生产脉象
2010-06-27 09:29:48 来源: 作者: 【 】 浏览:1395次 评论:0

来源:新浪-三联生活周刊

顾景舟和徒弟在制作紫砂壶。(蔡小川 摄)

        2010年5月,一喜一悲的两个消息接踵而来,紫砂壶玩家和制造者们大为震动:其一是现代著名的紫砂壶大师顾景舟的一件作品拍卖出1232万元的价格;其二是媒体连续曝光宜兴紫砂壶制造者在大量使用化工泥、垃圾泥;许多名家作品名不副实,是找人代工之作。

  与一般濒临死亡的手工业不一样,在大工业已经成为普世主义的时代,宜兴的紫砂壶作为一种鲜活的手工业产品,在上世纪80年代重新焕发了生命力,小作坊构成了宜兴紫砂壶生产的主体。一个人,一块泥巴,可以带来巨大的财富。

  手工业制造方式,非常规的销售渠道,使整个紫砂壶界走向神秘化。在标准体系没有建立起来的年代,普通大众想得到一把好的紫砂壶变得很困难。而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工业化的紫砂壶生产趁空隙而起,靠廉价的化工原料和简单的制作方式,满足了大众对于紫砂壶的想象,事实上,从第一天起,工业化的廉价紫砂壶和传统手工制作的、满足上层社会消费的紫砂壶就是两个玩意。

  这在壶界早已不成为秘密,只不过两种生产方式井水不犯河水,泾渭分明。可是现在,二者被活生生地组合在一起,这让当地政府和行业协会都陷入了难堪局面,确实难以管理。

  与瓷器的制造方式不同,紫砂壶的漫长制造过程,更像是一个个体在完成一幅毛笔字或者一幅画的过程,展现的是个人修为,因此,现代的紫砂壶早已完成了从日常用品向奢侈品转变的升级——你能想象书法作品批量生产吗?

  与其去质问紫砂壶的质量问题,不如去思考小作坊生产模式是否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这是整个宜兴紫砂界面对的问题:大师也罢,一个刚来这里学习三个月的外地青年也罢,宜兴紫砂壶的未来命运,建立在这些个体生产者的手上。

  紫砂生产的格式

  20年前,台湾玩紫砂的人越来越多了,要求也越来越高。于是有几个商人动脑筋,想紫砂壶行业为什么不能像瓷器一样,专门出现一个仿古派别呢?于是几个人神秘地跑到宜兴丁山,找当时的几个制壶高手帮他们做一批仿古壶,然后再做旧,想去台湾市场上冒充古董壶出售。甚至还精心配备了泥料,故意磨得粗一些,不像现在使用的泥料那么细洁。

  当时主要的仿古目标,是一批上世纪40年代,由制壶高手顾景舟所制作的“座有兰言”紫砂壶。这是顾景舟在民国时代为江苏省一家银行的会议纪念而批量生产的紫砂壶,也许制假者正是看中了这点,觉得仿制反而不容易被戳穿。要知道,历史上知名的紫砂壶制品往往只有一个,而且众人都知道被放置在哪家博物馆里或哪个收藏大家手中,仿制不得。

  可是,这次仿冒显然是不成功的,受骗上当的人很少。现在,市场上明码出售的,是90年代“座有兰言”仿制品,精致底槽泥,价格也就在几千元,是其应当的价格。

  紫砂为什么没有像瓷器一样,出现专门仿古的一派,并且流行假古董?

  顾景舟的徒弟、70多岁的工艺美术大师李昌鸿解释:“其实说简单也很简单,在60年代,我们厂就确定了生产规则,经济、实用、美观,现在听起来觉得有点土,可是想想,这确实是一道法则。紫砂壶从最早开始,实际使用功能就占了一项,它是用来泡茶的,而古代泡茶法和现在完全不同,我现在做一把壶,如果完全模仿明代的路子,不是做不出来,可是如果不能用,那么做出来干什么?”

  紫砂壶在每个时代都流行不同的原料和不同的加工工具,目前普遍使用的转盘,是中央美院教授高庄50年代研制并推广的,现代加工办法做出来的壶,是适合现代人的饮茶方式的。例如从前人喜欢那种嘴对壶嘴饮用的小壶,现在还有生产,可是内部构造都变化了,因为对应的饮用方式不流行了,现在小壶是为了泡功夫茶而出现的,里面流水口的制作完全不同。

  高级工艺美术师华健是近年他们这一代中制壶的高手,他也觉得,实用功能,使得紫砂壶的制作不流行假古董,最多只是流行按照古代作品气韵的仿作,在宜兴,即使是助理工艺美术师,也都有自己的印章,会在自己的每一件作品上留下印刻。即便完全模仿前人的作品也不例外,他学徒期的作品,也有自己的章在上面。“一生有多少作品,哪件东西是不是自己做的,一个好的制作者能做到心中有数。”

  也有笑话说,全中国的刻章师傅,现在也就在宜兴活得最好,因为有几千个从业人员需要刻章,不愁没活。

  在宜兴学做紫砂壶的规矩,一开始就是模仿。李昌鸿说:“漫长的学徒阶段,每个人都是在做模仿前人的壶,因为紫砂壶的经典样式就那么多,我们年轻时一直在学习前辈大师的作品,没什么标新立异,我师傅的,包括师傅最推崇的清代大家邵大亨的壶,这种模仿就是学习,这种学习过程到老年也还在继续,不可能去盖一个师傅的假章在里面,我做的壶,就是自己的章,事实上,我做得再好,也做不到师傅那一步。”他解释,做壶不光是技术的问题,基本的做壶技术,一般人三个月都能掌握,可是做壶所需要的修养,即使30年也不能完全形成。

  做不到,成为不做假古董的第二个理由。

  宜兴的紫砂壶制作,在注重实用性的背景,包括制作者个人修养的基础上,就这样形成了一套规则:制作者需要从头到尾个人完成一把壶;好壶的技术细节要求尽善尽美;而壶的线条和造型需要遵循传统——不到火候的新造型完全没人问津;而壶的气质一定要雄厚大方,和几百年流传的气质毫无区别,一般说法是,花哨的东西不耐看。

  这种制作规程,使得宜兴的紫砂制作在最近几十年来,越来越成为一个个小手工业的作坊。再怎么出名的大师,也没有说开设工厂批量生产紫砂壶的,越优秀的制作者越限制产量,一个工艺美术大师要是一年做上百个作品,还有那种广告上经常出现的限量几千套的说法,在宜兴真正埋头做活的紫砂壶界,基本上是笑谈。

  李昌鸿夫妇和他的4个子女全部从事紫砂壶制作,可是他们的公司也只是一幢小楼,没有规模而言,他的妻子、江苏省的工艺美术大师沈遽华在那里制作,70多岁的老太太也是顾景舟的徒弟,她说自己现在每天不停地工作,因为订她的壶的人实在太多,可是,每个月的产量,也仅仅是四到五个。

  看她工作,实在需要耐心,老太太在做一把壶的壶盖,这把壶名字叫“华贵壶”,是她和丈夫50多岁的时候设计出来的样式,尽管一辈子已经做过多把同样的壶了,现在的制作还是很细致。一个盖扭,已经做了三天,还是没有完工。那盖扭一天仔细地修下来,可是老太太还是怎么看都不满意,于是放在保持湿润的槽缸中,第二天拿出来再做。“要多少天才能做完?”“不一定,我师傅教育我们,一天要能做十把,但是也要十天才做一把。”

  到了最后,一把好壶不再讲究细节的完美了,而是讲究气质,这种气质,不到一定的火候,怎么也不能做好。沈遽华说,她算是同代人出活比较多的,很多人,现在一年只做几把壶,号称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最有精气神的东西,也就是因为这样,好的作品的价格才逐年攀升。

  目前最流行的紫砂壶,还是文人气质的东西。李昌鸿告诉我们:其实紫砂壶分三类,一类是文人气息的,一类是清代流行过镶嵌金玉的,还有一类,就是花货,以大师蒋蓉的作品为代表作。“不过近年来,后两种中的优秀作品越来越少,第一类大行其道,文人气越重,东西越受重视。”顾大师那把拍卖品上,就有吴湖帆的字,还有江寒仃的画,三者相得益彰。

  李昌鸿也整日在壶上刻字,“这样的壶别人觉得有收藏价值”。

  而文人气息的壶的流行,又从另一方面限制了壶的批量化生产。从90年代开始,不时有“时政壶”阵阵流行,比如奥运会时期的鸟巢壶,刻有百名将军姓名的将军壶,现在还有添上世博会符号的世博壶,可是,在多数壶友看来,这种壶还是不够耐看,不符合紫砂玩家的审美标准,只是一时好玩而已。

  拒绝流水线,拒绝胡乱、没有火候的创新,反过来又使紫砂壶的生产格式更加传统化:一个桌台,一个人,一套工具,一段默默无闻的时日,才能出现一把好壶,作坊制度理所当然地巩固了下来。

  作坊制度与定价体系

  在宜兴,总能碰见人回忆起顾景舟大师,通常的故事是这样的:“最困难的那几年,顾大师自己挑个担子上街,上面全是紫砂壶,说,买一个吧,换点米就够了。”

  不过也有紫砂壶界的人坚决反对这个故事,说顾大师一生作品有限,根本不至于沿街叫卖,编出这个故事的人,是想进一步骗你入局。“很可能接下来就告诉你,他家长辈怎么无意中买了把壶,这壶现在就在家中,然后问你想不想买。”不过,这个不知是真是假的故事说明了一个问题:在很长的年代里,紫砂壶仅仅是作为一般的生活用品出售的,不管是大师作品还是学徒工的作品。

  李昌鸿说:那时候根本不允许大家在自己作品上署名。由厂里统一定价出售:大师做的壶可能贵一点,也就是十几元,一般的,几毛钱。80年代,香港的收藏家罗桂详来到宜兴,他想请紫砂厂的员工做一批作品参加香港的亚洲艺术节。李昌鸿说,那是解放后真正体现紫砂壶价值的第一笔订单。“罗先生的贡献很大,他把从前作为产品的紫砂壶性质改变了,变成了工艺品,我们可以在壶里面打上名字了。”

  那次订单,顾大师那批前辈的作品,是1000元左右的价格;而他们这几个大弟子的作品,价格是老师的一半,而不知名的后辈的精心之作,也卖到了30元左右,“这使我们觉得,原来我们的劳动有这么高的价值”。

  虽然还是集体企业,可是,紫砂壶的生产形式彻底改变了,突出名人名作,罗桂详之后,是四家香港的贸易公司轮番上阵,他们有的是通过广交会的窗口认识了宜兴紫砂,有的是通过罗桂详的香港展览认识到了紫砂壶的珍贵,都跑到宜兴抢货。因为大家竞争,后来规定,一家公司的代表在宜兴只能待20天,四家轮流,根据外事纪律,当时唯一的对外窗口就是紫砂厂。李昌鸿说:“那时候我们不知道,其实他们是做转口贸易,把我们的茶壶再售往台湾。”

  就这样,早在30年前的销售上,宜兴的紫砂壶就开始走上了隐秘而竞争的渠道,这也导致了直到今天,宜兴紫砂的销售还是与其他任何产品都不同,始终不够明朗化。

  80年代是紫砂壶的第一次高峰;台湾紫砂界的热闹,使宜兴紫砂壶在1993年的时候价格又到了顶点。“那时候几万元一把壶不稀奇。”不久后台湾经济的衰退使紫砂壶价格下降,不过到了2003年,大陆的消费群体增加,宜兴紫砂再次稳步上升,超过了1993年的那次价格不少。

  因为全部是个体之作,所以紫砂壶的定价就是个糊涂账了。目前的行情是,国家级大师的作品一般是十几万元,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一般是几万到十几万元,再往下的工艺美术师,价格由几千到上万元不等,依此类推,定价体系基本如此,可是,就是因为是个体作品,所以这种体系又极其不工整。

  收藏者卫江安说:“事实上,没有可能成立一个清晰的定价体系,比如说把工艺美术师这级的统一定价为多少,因为就算是同一级别,作品好坏也千差万别,各人成长空间也千差万别,所以,只能看购买者的眼力了。”再者,说不定有人根本不加入评级体系,但是也做得一手好壶。“那更是需要购买者有自己的判断体系了。”

  卫江安是地道的宜兴人,本来不懂紫砂,他90年代去国外招商,碰到几个台湾地区人和他滔滔不绝谈紫砂,可他知道的还不如别人多。2003年,紫砂行情再度上涨,使他意识到,宜兴的紫砂壶是个宝贝,应该大力弘扬。于是,他成立了宜兴紫砂研究院,加入到紫砂收藏大军中。

  目前他已经收藏了近千把壶,其中多数不是那些已经成名的人物的作品。“那样的作品升值空间小,不如去看人收藏,尤其是青年紫砂工艺师的作品,说不定已经做得很优秀了,可是他的职称没上去,所以价格还不高,可是说不定未来几年市场看好他,那样他的作品价格就能暴涨。”

  所以,在卫江安的判断中,挑壶,一大半是要挑选紫砂壶制作者的人品。“刚开始接触不知道,看谁出名就买谁的壶,或者看谁的级别高,就买谁的。那些都是付出的学费。”他收藏了一个没有任何职称的紫砂壶制作者的壶,看上去很古朴,据说市场价格已经到了十几万元,超过了一般的省级大师。

  而他收藏的绝大多数壶“是看中了制作者的人品,他可能还不出名,但是制作极其认真,而且不是那种一出名就会大做生意的人,这点非常重要。有的人,一出名立刻把自己的壶找人代工,把自己的印章给别人用,或成批量生产,那样,他以前精心制作的好壶也会把身价降低。而人品优秀的制作者一心钻研,一年也只做几把,那样,他的壶会越做越好,价格也会稳步上升”。

  华健告诉我们,紫砂壶的定价体系,确实很复杂,没有一般规律可循,也没有什么巧招术可以利用,作为制作者,他唯一的办法,就是做好自己的壶。今年马上要举办的广州嘉德拍卖会上有把他早年学徒期所做的壶,上面还有他的章,按照道理,学徒壶的价格只有那么多,可是由于他近年的壶越做越好,不少收藏家很看好他,那把壶也水涨船高,拍卖册上的起拍价格,就已经是一万多元了。

  华健现在一年只做几把壶,他总结出的规律是,之前一直是在模仿,做的都是别人的样式,到学习了20多年后,自己的东西慢慢出来了,能够做一些有自己风格的东西了,这种过程一定不是刻意的,而是一点点积累的,转变过程中制作的壶,往往是很珍贵的。他的方壶线条浑厚,现在很受市场的追捧,一把壶的价格超过了5万元,前些年便宜卖掉的壶,有一把他很喜欢,想从藏家手里回收,可是藏家完全拒绝。

  卫江安解释:“这就是不看名字看实力的道理,完全不是按照一般商品的定价体系那样运转。”

  他还收藏了一把大师裴石民的壶,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紫砂的收藏,需要的不是一般的购买能力,而是需要耐心。“我公司有个员工,他的亲戚收藏了两把裴石民的壶,我听说了想买,可是不能上门就去买啊,那人家会很反感,于是我喊这个员工多去拜访,向他亲戚宣传,说自己公司的老总很爱壶,很懂壶,他说了十几次后,我才登门。登门也不能直接谈买壶啊,我总是去找些壶的话题说,几次三番下来,先买了一把有缺陷的壶,而且付了不低的价钱,后来去多了,我再开口的时候,那亲戚终于不好意思了,我花了10万元,他把这把更好的壶卖给了我。”这把壶现在就在卫江安的展厅中,在众多的壶中,这把朴素至极的壶,还是能够让外行一眼就能看出其内在的气势来。

  买卖紫砂壶的过程是如此复杂,卫江安分析,还是因为这种手工作品的不可替代性,“如果是机器生产,当然是明码标价了”。

  走进任何一家紫砂壶的小店,即使面对的都是一般助理工艺师或者学徒的作品,还是感觉到定价体系的复杂:外人看起来很相像的两把壶,可是价格会差几倍。如果店主是个诚实而有耐心的人,就会把两把壶拿出来对比。让你看做工,看线条和看泥料,并且向你解释,这把壶的制作过程中是不是用了工具,而另外一把壶是不是纯黄龙山的泥料,初学者往往在这摊复杂体系中昏沉起来,到了最后还是不明白。

  不过李昌鸿说:这就是紫砂壶的特性,没有一定修养和见识的人,是很难在一开始就买到称心如意的紫砂壶的。他的作品现在一般在十几万元,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大师名号,而是因为“我的作品能体现我的智慧。绝对都是我自己设计和原创的作品”。而他的购买者多数是作为礼品定制,用做生意场上交往的利器,排队等着要的人有很多,所以,他和妻子现在每天都闲不着。

  就算是所谓入门的人,常常也会走歪路,北京有位著名的相声演员,收藏紫砂壶已经多年。看到某张照片上有个三个壶嘴的壶,觉得很稀奇,结果过了几个月,有个人拿着一把类似的壶出现在他面前,说是老壶,已经用得很旧了,专门为他找来的,他一见就动心了。其实不过是按照图样做旧的。

  手工制造的紫砂壶的销售,走的其实是古董销售之路。

  并非真问题的矿源

  李昌鸿记得,人人都说宜兴的紫砂矿源好,可是在传统的制作环境中,这个问题并没有被炒热过。“有日本人来厂里参观,我们给他表演,把黄龙山的紫砂原矿扔在水里,第二天化开了,拿出来炼泥制作,结果日本人觉得我们没给他公开配方,说是陶土和瓷器的原料都是几种合起来的,我们反复解释,他们才相信,啊,原来宜兴的紫砂矿料这么好。一种原料就可以做成好的紫砂壶了。”

  也就是从那个时代开始,大家开始对紫砂矿料进行学术研究。江苏省陶瓷研究所所长邱永斌向我们介绍,宜兴其实普遍陶土资源丰富,经过简单处理就可以烧出好的东西来,以黄龙山等地的陶土特别出名,灰紫带红,捏起来有砂感,是因为里面有石英、云母、赤铁等矿物,加上陈化时间长,当地人叫“腐土”,晶体结构也丰富,结果不仅仅是制作过程中很容易加工,而且烧制出来的东西,很有透气效果,他研究,晶体结构和黏土材料在一起烧制中形成了稳定结构,不仅有双重气孔透气,更有双层气孔的效果。“在手工精加工过程中,外边比较粗的泥砂被推到里面去了,结果里外气孔的结构也不太一样。”这样一来,紫砂良好的透气性能就形成了,“吸水又不漏水”。也就是传说中泡茶不馊的由来。李昌鸿他们做过数次试验,在不同质地的杯中泡茶,由于紫砂的透气性能好,所以茶的保存时间很长。

  也正是由于气孔的存在,使得茶水浇上去后,气孔渗水,整个壶的颜色会越来越润泽,在博物馆中见一晚清制作的紫砂壶,被茶水滋养得泛出微光,非常悦目。

  早在明代,宜兴的黄龙山一带就开始开采紫砂料,传统紫砂泥分成紫泥、红泥、本山绿泥三种,事实上是不同的岩石层中所含金属不同。我们去了黄龙山,这个矿山自从2005年已经封闭,现在又在准备重新开发。

  山下是一潭深水,原来几百年都从这里开发,已经将山体挖空下陷,而曾经几百米长的矿洞,也看不见踪影了。当地镇上的干部告诉我们,之所以将这里封闭,并不完全是因为资源枯竭,更多是因生态和安全。2000年,原料总厂倒闭后,这里开始出现了很多挖矿企业,政府无法管理,之后限定为发包给一家公司开采,期限为一年,可是这一年内,这家公司开始疯狂开采,大面积破坏生态,包括安全问题也无法保证,于是,2005年之后,宜兴“人大”决定禁止开采黄龙山,所需原料由别处和外地获得。

  邱所长觉得,宜兴出产的陶土质量都不错,即使稍加各种化学材料再进行烧制,在食品安全上也有保证。“我们现在的科研项目都已经不包括紫砂土的材料研究了,因为那是很陈旧的课题,即使研究也拿不到经费。”李昌鸿也解释,其实稍微有所添加的原料是没有问题的,他们厂从80年代就进行科学研究,为了一些产品的色泽,既将矿料混合,又在一些矿料中添加金属物质。他手中的杯子,就是那时候的产物,已经被滋润得乌黑,他笑道:“我就是拿出来给大家看看,我喝着根本没有毒嘛。”

  但是在制作上,制作者们说不是黄龙山的紫砂,一则手感不好,二是透气性能不如纯正紫砂矿,包括烧出来色泽不够好看,不传统。

  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原矿料的价格开始上涨。“尤其是销售渠道,大力宣传原矿紫砂如何如何。一旦附近新挖出一点泥料,大家就去爆炒,最好的产品,1吨价格已经到了几万元,其实那些料也就那么回事。”也就是因为此,冒牌紫砂料开始出现,添加各种化学原料,成为行业内公开的法则。

  这种化学料的出现,对于大多数已经有年头的作坊没有什么影响,李昌鸿说:“我家里的料,到我孙子那辈也烧不完。一个壶大概只需要3两原料,1吨原料也占不到多少位置,所以家家户户老作坊都没觉得这是一个问题。”

  真正感觉到问题的,是那些大规模生产的企业。

  泾渭分明的手工作品和工业品

  还是回到合作社年代。顾景舟和当时的某领导有了冲突,原因是,领导研究成功了水流转盘,要求所有的工人在传送带上做紫砂壶,可是顾觉得这太荒谬。“做不同类型的壶,要求的转盘速度完全不一样,而且就是同类的壶,不同的人,手工的感觉也不一样,怎么可能用匀速转盘来做壶呢?”结果他被当成了后进典型受了打击。

  不过事实证明,顾景舟是正确的。好的紫砂壶确实出自纯手工,完全依照每个从业人员的感觉而成。在漫长的年代,这个规矩一直没有改变。

  可是,“90年代前后,做紫砂壶批发的人出现了,他们改变了自古以来的制作规则”。在宜兴紫砂界已经待了十几年的沈坚强说,他是几个紫砂论坛的版主,对这里的掌故特别了解。那是紫砂壶由纯手工年代走向半手工年代的开始,他还记得,是两个姓王的商人,也是宜兴人,在外面接下了订单,然后开始了批量生产。“他们的做法是,找了大量代工者,把样式定给对方,让他们采取合作的办法来进行,比如说你做壶身,他做壶盖,他做连接,这样一来,速度加快了许多,而且,开始使用半自动的机器,比如说专门做泥料的机器,可以把泥料弄很长,然后进行切割,再进行拼接,不像我们的圆壶,是一个个从锤泥开始,再打身筒打出来的。这种壶,比起传统手工壶质量要粗糙一些,不过造价也低了很多,最基本的原因,是人工费用低了。”两个商人很快开起了奔驰,成为早期和那些大师们竞相富裕起来的人。

  “他们也带领宜兴的紫砂走向了大规模的礼品之路,比如说,某个公司开业庆典,需要多少套壶,从产量上而言,这是一般的小作坊无法完成的,可是他们采用代工的方式和快速的生产速度,当然没有问题。”

  他们的做法,引起了宜兴紫砂的工业化革新。引进的机器越来越多,比如说拉坯的机器,这是瓷器的做法,在潮州和景德镇常见,在这里完全是稀奇事。拉坯机生产速度更快,转瞬壶身就出来了,从前一对打工的夫妻,一天做10个壶了不起了,现在一天能做几百个。

  也就是产量的加大,使得矿料的成本问题日益突出。沈坚强记得,即使是在黄龙山没有封闭的2005年之前,1吨好的材料也已经到了几千元,对于手工成品而言,这个问题并不大,因为就算是最好的原料,核算下来成本也就最多占壶价的1/10,可是对于廉价的工业品而言,那肯定不行。“工厂里出厂一把壶,可能只有30元的上限价格,怎么可能花10块钱的原料钱呢?再说,礼品壶的利润都很高,商人们总是要把各项成本价格压到最低的。于是,大批的化工泥,也就随着礼品壶的出现而出现了。”

  这种化工泥,与李昌鸿所说的早期工厂里精心配置的泥料不同。“那时候配料有精心的设计,加多少要严格核算,可是现在,都由原料商人说了算,你要偏红?好,那么我给你很鲜艳的铁矿,你要紫泥要绿泥,我就给你加铬加锰,要原料变细,我就给你拿硫酸洗。”而且,基础原料只是各地挖掘来的泥土,根本不再考虑成品的性能问题。

  也就是工业化大生产的出现,使得宜兴的原料市场出现了分化,最贵的原料有几万元/吨的,而最便宜的,甚至连成100元/吨的价格都不到。越差的泥土越需要化工原料,恶性循环由此而来。

  而礼品市场,也在进一步恶化中,几十元一个的所谓紫砂杯,往往只是用泥土拉坯烧成,上面再喷涂一种细料而成。“从头到尾和紫砂没有关系。”但是,这在当地市场上,也算一大创造发明,创造这种杯子的商人,早就开起了宝马。他们奉行的始终是工业化原则,注重生产速度,注重生产总量,注重推销。

  明白人知道,这肯定不算紫砂制品。沈坚强给我们算了一笔简单的账。一把正常的手工制成的紫砂壶,比如说需要5元钱的最普通的原材料,一个熟练工人,也需要一天的时间才能完成,他的工钱加上烧制费用,怎么都得100多元。那种三四十元充斥着旅游市场的紫砂壶,当然是工业化的冒牌货,只不过不幸的是,这些冒牌货,生产的产地,不少也在宜兴而已。(部分人物使用化名)

(转载本文须经新浪网或《三联生活周刊》授权。)

 
24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 责任编辑:中华茶派网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萧山茶业:何去何从? 下一篇怡清源:“鲶鱼”效应促转型升级

论坛推荐图文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