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运用农业技术,满足和控制茶树的生长发育,提供为获取高产优质茶叶所要求的一切栽培技术措施。茶叶高产优质的栽培技术,是在品种优良环境适宜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运用肥、水、剪、采、促、控相结合的措施,以调节茶树各生育时期的生理活动,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它包括茶树培育与提高土壤肥力两个方面。
高产优质的茶树树冠培育: 茶叶高产优质的茶树树冠结构标准要具备以下4个条件:
① 单位采摘面积上生产小桩密集、健壮,以使有效芽数多;
② 新梢可采部分单个重量大;
③ 发芽轮次多,每轮生长量大,即新梢伸育快而壮实;
④ 茶园覆盖度大而采摘面积大。
上述4个条件中,生产枝壮而密主要靠修剪形成,芽重决定于水肥供应和生产枝数量调节,发芽轮次取决于自然条件和人为勤采,每轮生长量在于水肥,采摘面和覆盖度主要在于合理密植和各类型的修剪扩蓬。
种植密度和树冠结构:茶园合理密植是保障单位土地面积上有足够的苗数,从而为采摘芽数多、芽梢壮奠定基础。单位面积上的合理种植密度各国研究都受区域性限制。莱考克 (D.H.)应用赫立德1/y=a+bx回归方程,分析了马拉维、印度尼西亚的种植密度和产量关系,植株数增加,产量呈渐近线关系,如每公顷种植6700 株为100,则2000株的为119。印度托克莱试验得出抛物线关系,拉曼研究了印度、斯里兰卡、马拉维、东非、印度尼西亚过去的试验,确认每公顷在 2.4万株内,有增产效果。前苏联、日本也有相似趋势的试验结果。中国在南方十余省的试验,基本趋势归纳为:
①在亩植3300-20000株范围内,幼年期产量随密度增大而增高,十年左右,密度优势消失;
②任何密度,均应改良土壤,植株均匀排列,使根系充分扩展,才能高产优质;
③随海拔升高和纬度北移,茶树生长量减少,植株数可酌增;
④浙江的矮化密植能显著地提高产量,但必须采用相应的栽培技术。
茶叶高产优质要求茶苗种植后迅速成园,在密度上宜大一些,但应以个体植株发育健壮,群体结构能迅速形成覆盖度为应用的原则。
修剪技术与树冠结构形成和维持: 茶树修剪是塑造高产优质树冠所必需的技术措施,人们用修剪这种人为干预的手段,利用茶树的分枝习性,使茶树向壮,矮、密、齐的方向发展,并使体内C/N比值减小,使树体向营养生长方向发展,破除地上部、地下部生理动态平衡,促进地上部营养生长加剧。所以修剪可以起到促进新梢伸育;平衡芽数芽重,使之增调;加速树冠覆盖度形成;复壮树冠面生产枝或重组树冠,改变茶树体内化学成分含量百分率的作用,从而建造和维持茶叶的高产优质。
茶树在幼年期主要用定型修剪方法改变其自然生长状态,建造分枝密集,幅度开阔的高产优质树冠。
由于定型修剪是建造树冠的必要措施,所以要求修剪时作到:
①各枝条平衡发展,避免高低参差;
②各枝条应粗壮短实;
③留下枝条位点好,避免形成树冠时空缺;
④对于顶端优势强、分枝稀疏的品种要压低主枝,扶助侧枝。
茶树在成年投产期的修剪主要有轻修剪、轻修平和深修剪。
轻修剪目的是调节芽数、芽重、刺激树冠而生产枝育芽能力;
轻修平是程度很轻平整树冠面的修剪,起调整发芽基础作用;
深修剪是主产枝衰老时重组生产枝层的措施。
由于目的不同,方法相异。轻修剪应掌握周期和深度,一般应一年剪1次,幼龄树生长旺盛的也可以2年剪1次,深度应掌握留下当年春梢和少量夏梢。轻修剪只以剪平为度。深修剪应周期较长,一般5年左右,如生产枝层尚未衰老,可以延长周期,深修剪后还应留养一季不采茶。
茶树在衰老期的修剪是重修剪和台刈。重修剪是主枝和矮位分枝尚可利用的树冠修剪方法,台刈是齐地剪平,是主枝已无利用价值的重组树冠方法。
茶树各种修剪都是对树体的生理刺激,也是一种创伤,所以剪次不能过频,而且应因树、因龄选择剪法,交错使用,以培育和维持高产优质树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