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十年一杯工夫茶(一)
2013-07-21 17:03:59 来源: 作者: 【 】 浏览:1963次 评论:0

   1989年底,我从报社调入中国茶叶博物馆工作之时,有人以为我是到那里去体验生活的,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在此之前,我虽发表过近百万字的文学作品,但我在大学攻读的专业为史学,毕业后却从事新闻工作,多年来便一直以为文学创作只应该是业余为之,博物馆才真是专业对口。况且在当时,我模糊地感到文学对于我而言,其介入程度比想象更要严重得多,我需要更加强大的职业来扼制她。如此看来,去那里也是对命运的一种抉择了。

  然而命定的东西大于生活的智慧,事实上从1990年始我就对那个被称之为茶学界的领域产生了浓厚的文化兴趣,起初只是被由一叶茶舟载来的浓郁的茶风情吸引,继而是在此领域里独显风采的茶人风貌引起我心灵的震撼,最后,那种以茶人生活方式作为象征的中国人中一类人的独特的生存形式,与我想往与理想的生活模式达到了高度的默契。我想过这样一个问题:中国茶文化既然这样如此博大精深,为什么连我们这些所谓的文化人都所知不甚了了呢?在传播与发扬这样一种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处在怎么样的历史地位上呢?当时的中国茶叶博物馆,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大型茶专题博物馆,而我,便是这个博物馆中的独一无二的学历史出身又被称之为作家的人。通过文学样式来传播中华茶文化 这个历史的绣球,就这样责无旁贷地抛到了我身上,想写一部有关茶人命运的小说的愿望,自然而然地就变成了当务之急。

  起初只想花一到两年时间,写25万字左右的一部长篇,大致体现以下内容:以一部中国茶文化史和一部浙江及杭州的近现当代史中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表现一个江南土著的茶人家族数代人之命运。看来题材之宏大的确远远超出我的估计,泡成这杯茶竟然花了十年时间,25万字也变成了今天的130万字。全书自1793年大英帝国使团出使大清帝国始,到1998年底中国茶叶博物馆国际和平馆建成揭幕终,其中大约五、六十人的不同命运共同构成了这部三卷本的历史长篇 ???这样的结果实在是我始料未及的。

  自1995年《南方有嘉木》发表以来,评论及出版界一般把它定位在中国第一部茶文化小说上,尤其是茶艺界的不少人,大多把这部书作为学习茶文化的教科书。这固然是对作者的巨大慰藉,但也常常使我反省自己当初写此书时的定位,借本文机会,或可诠译一、二。 

24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 责任编辑:中华茶派网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1/2/2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故土茶缘 下一篇新茶时节忆恩师

论坛推荐图文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