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茶“香”
来,喝一口香茗,浓浓的味儿会让你醉倒在凤庆这幅民族风情画里。
不知何时起我们的祖辈就靠着这满山满坡葱翠过日子。从绿中采摘下生活的希望,从绿中揉出汁来繁衍一代又一代。现在,我们双手接过这生命的种子,改革开放的大潮又一次掀起茶饮的巨浪。港台外商来了,海内海外游客慕名来了,世界来了,冲着我们的期望,冲着我们这株永远不朽的命脉,给我们带来了“茶香”的赞叹,给我们带来了“茶乡”的盛誉。
回顾历史。我国东汉人曾广的《神农本草》中这样写:“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唐代陆羽的《茶经》将茶的产地挑明:”茶、南方之嘉木也。”崇祯十二年,徐霞客游至我县,受到一位梅姓老人用“太华茶”热情款待,徐霞客在他的游记中对此茶大为称赞。冯绍裘老先生风尘仆仆的赶来,“一金一银”两个茶样的试制成功,在当时被誉为是红、绿茶中之上品:红茶样,满盘金色黄亮,汤色红浓,叶底红艳发光,香味浓郁,为国内其他小叶种红茶中所未见;绿茶样,满盘银色白亮,汤色黄绿,叶底嫩绿有光,香味鲜浓清爽,亦为国内绿茶所稀有。有关专家评价“沿长江南北一带地区都不产冬茶,而云南迤西顺宁(今凤庆县)初冬季节尚能生产这样的高级红绿茶叶,城属可贵。”茶,香在凤庆,乡也在凤庆。号称“茶树王之母”的小湾镇香竹箐大茶树,高8米,宽1米59,八百多年的风雨煅铸了它在当今世界茶树种植中的地位。沿着“乡”品着“香”,外来客带走大包大包的情谊,带走了茶乡人民世世代代的祝福,放下了大叠大叠的“老人头”,放下了千千万万乡农开启富裕宝库大门的钥匙。看,“滇红”颠红了家乡的大街小巷、大人小孩;颠平了马路的坎坎坷坷;颠立了高楼大厦林;颠出了凤庆的现代化。
茶史可鉴,茶俗可见。茶乡人民种茶制茶喝茶,更将茶写在民俗生活中:远道而来,好客的主人定会泡出杯杯热情洋溢的茶饮款待你,浓郁的芳香、温情的话语洗净远途的疲劳;亲亲戚戚礼尚往来、小伙子上门说媳妇,大包小包的礼品中茶叶必不可少,仿佛只有这些芽芽叶叶才是最能抒情表意的,是最能讨得岳父岳母的欢心。
是啊,“茶叶”这一千年不陈旧的概念已深深地扎根在每个乡民的心底。凤庆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滋润着它的生长、发展,它同样以一腔热血回报着每一个喝迎春河水长大的人,冲盈着每一双渴望富裕的朴实的凤农的眼睛。“小姑娘的筒裙挂在茶树上,老大爷的酒壶也挂在茶树上”这正是茶叶在我县的真实写意。
来,远方的朋友,让茶香为你呼精唤神,让茶俗叫你永远记住“一分小小的绿叶,一分深深的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