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茶文化巅峰时代的生活美学(图)
2018-03-11 20:21:06 来源:城市快报(天津) 作者:肖明舒 【 】 浏览:6051次 评论:0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兴于唐朝,盛于宋代。

宋代的茶文化非常发达,涌现出众多有名的茶人、经典的茶书。史书记载,宋太祖赵匡胤饮茶成癖,还在宫中设立了茶事机关。宫廷嗜茶的风俗就有力地推动了茶叶生产和茶文化的发展,到了宋徽宗时期,茶文化发展迎来巅峰时代。《大观茶论》一书通过宋代八部极具影响力的茶书经典——《茗荈录》《茶录》《东溪试茶录》《品茶要录》《大观茶论》《宣和北苑贡茶录》《北苑别录》《茶具图赞》,结合当下品茶生活,从饮茶文化、制茶工艺、茶人趣事、茶器审美等角度进行解读,书中内容由文化学者日月洲进行注释整理,集知识、文化、故事、体验于一体。

宋代茶书和茶人的世界,从宫廷到民间,从文人蔡襄到皇帝宋徽宗,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细腻的讲究无可比拟。

在本茶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宋人创造了一个复杂瑰丽的茶世界。如《东溪试茶录》中对山场分布、茶园划分、品种特性等方面的记述,不仅开了品茶山场文化的先河,时至今日也是未能逾越的高峰。作者宋子安俨然为读者构建了一幅细致的“口感地图”;黄儒的《品茶要录》则更多的关注工艺方面的问题。对于制茶工艺,古人往往不会奉某某标准为圭臬,只是比较不同侧重点的口感差异。现代人往往只关注某些参数,杀青到什么程度,焙火到什么程度,含水率达到多少,形成了一种惯性思维,误以为只要达到这些参数就万事大吉了。其实,衡量一款茶的好坏,并不限于这些,因为茶中含有成分之多样、结构之复杂,有的参数我们并未充分认识。古人将茶进行反复锤炼得出精华,并调和出口感的极致,这种制作方式对现代的做茶人、品茶人,都有很大启发。

在本书中,宋人对茶文化的论述,最为引人注目的便是宋徽宗的《大观茶论》。一位国君写作一部茶论,这在我国茶文化史上,可谓空前绝后。宋徽宗赵佶是历史上有名的昏君,他在朝廷中重用蔡京、童贯等贪官奸臣,弄得朝政腐败,民怨沸腾,最后落得个国破家亡。不过,他在书画艺术方面却有超群的天赋、勤奋的业绩、卓绝的成就,堪称我国古代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此外,他对茶文化有一番潜心研究。宋徽宗写作《大观茶论》时正在青年时期,也是他执政的早期。在《大观茶论》的序言中,他自认为当时是“海内晏然,垂拱密勿”“世既累洽,人恬物熙”。他说:“天下之士,励志清白,竞为闲暇修索之玩。莫不碎玉锵金,啜英咀华,较筐箧之精,争鉴裁之别,虽下士于此时不以蓄茶为羞,可谓盛世之清尚也。”可以看出,嗜茶在当时已蔚为风气,而茗饮之好也是徽宗在政余、画余、书余的癖好之一,因而他利用暇日,研究茶文化精微所得之妙,写为此书。

《大观茶论》分为20目,分别论及地利、天时、采择、加工、鉴别、品类、器用、水质、点茶、品味、藏焙等诸多方面,层层剖析,为人们展现了宋人奇妙的茶世界。茶饮的“冲淡闲洁,韵高致静”,也是作者写字作画,凝神构思,搦管挥毫中不可或缺的伴侣与熏染。值得一提的是,在《大观茶论》中还出现了唐代茶书中未见的许多新名词、新术语,如蒸压、击拂、粥面、茶面、外焙、内焙、正焙、浅焙之类,更是记录了我国茶文化发展的历程以及茶文化巅峰时代的生活美学深意。


141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茶文化 巅峰 时代 生活 美学 责任编辑:中华茶派网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大型茶文化纪录片《茶界中国》同.. 下一篇父亲的大叶茶

论坛推荐图文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