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07年8月14日,央视7套对勐海博友茶厂厂长张方荣进行了专访,几乎是一夜之间,“博友”成了普洱茶界一个不可忽视的名词。从2007年4月的版纳高峰论坛到5月的成都茶博会再到7月的首届云南春茶博览会,“博友普洱”均蝉联档冠、金奖、茶王奖,一个都不少。从2005年2月26日,张方荣带领一支“编外人员”涉足普洱茶行业至今仅两年半时间,业内业外有着微妙“博友情节”的人,一直在问,“张方荣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爽朗的笑声,掷地有声的话语,清晰可见的个性.........
2007年8月13日下午18时,记者在雄达茶城中心楼二楼见到了勐海博友茶厂的厂长张方荣先生。在为数不少的茶商、茶人为普洱茶“低迷现状”忧心忡忡、迷茫失望的时候,张方荣脸上的笑容仍然灿烂,神情依旧淡定。张厂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现在市场相对来讲是有些淡,这是正常的,是好事,我个人希望这种状态持续个2-3年,到那时候储存得当的普洱茶经过时间的醇化、滋味、香气、回甘都将得到进一步的改善,爱喝茶的消费者会趋之若骛。”
用除法做茶
“博友茶厂财富广场生饼获得2007首届云南普洱茶春茶博览会生茶茶王奖!”随着主持人的激动宣布,2007年7月16日上午,勐海博友茶厂厂长张方荣先生接过了2007年第三次奖牌,笑得一脸灿烂。展会结束后,很多人纳闷,“为什么博友老得奖,而且次次不是金奖就是茶王,秘密何在?”
2007年8月13日,张方荣先生对记者表示,“博友茶厂2005年成立以来,不长的时间,参加的行业会展并不太多,而且并非次次参加茶叶评审,但只要博友参加,都能得奖。刻意得奖并不是我们的目标,也不是博友的追求。我们所奉行的是用除法做茶,比如说我们某一批生产任务是50吨茶饼,我们会用50除以85%,结果得到58吨多,那我就知道我要下多少毛料。”
“普洱茶行业的原规,我指的是较多数的生产企业,原料损耗5%已经很高了,而在博友,这个数字可能是20%,甚至更高。”
“原料品质的保证以及生产工艺的不断研究提高,是我们严格奉行的制茶原则。获奖只是代表了一部分的认可。任何事物我认为,自已说自已好总没有别人说好来得有意义。博友获奖的价值仅在于此。作为一个外省来云南做茶的人,我在云南没有任何关系,也不认识评奖的专家,能获种种殊荣,是对我们做茶的一种回报。我在云南真正享受了茶人的幸福和快乐!”
20%以上的损耗与清澈的茶汤
“好茶与原料损耗并不是绝对相关的因果关系,我从来不刻意做什么,更不会刻意和钱过不去,高损耗成本生产,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让消费者喜欢博友普洱茶。”
“评价一款好茶的标准各不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但有些却是通行的标准,比如仅从透亮度来,没人觉得浑浊的茶汤好。”
“农民在水泥地上晒毛茶,大多夹有小石子、细少、稻谷,而且还有茶灰、茶未、茶梗这些不可避免的参杂物。我们知道,茶灰、茶未是导致茶汤浑浊的主要原因,博友的茶汤透亮清澈,是我们严格筛选原料不计损耗的结果,而透亮清澈的茶汤,是人人所求的。”
普洱茶给我极致的快乐
虽然投资普洱茶还没有给博友带来可观的利润,但张方荣先生对普洱茶的热爱之情却溢于言表,“我的工作时间,95%投入在普洱茶上。普洱茶不是一般的商品,它具有生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我们生产出的成品新茶,包括生茶和熟茶,如果经过好的培养----正如一个天赋很高的学生,成长环境好才能真正成才---结果必将另人激动。”
谈至兴处,张总有些激动,“我曾经喝过一款真正的好茶,那种感受让人终生难忘!一款经过时间磨砺的好茶会受到消费者广泛的钟爱。单从滋味来讲,刚出厂的茶只是砖胚,在时间的熔炉里历练之后才成为可以盖房子的砖,才会带来更好的口感。正如学生没有完成学业是不能毕业也不会被单位录用的,刚生产的普洱茶新茶,包括生茶和熟茶,就好像天赋很高但没有定型的学生,这个学生需要时间和好的环境来培养,才能成为有用人材。”
“要做出好茶,首先是好的原料,其次是好的生产工艺,最后还要有好的仓储。我希望我曾体验过的品饮好茶的那种极致的快乐,令人深深感动的快乐能让更多的人感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