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冠六清,溢味播九区”。中国人居家过日子没有不备茶、不喝茶的,就更不用说自古以来产茶之地了,更是不可一日无茶,这种习俗也就世代传承。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止渴、清热、减脂、提神是它的四大显著功效,尤以清心止渴为主。中国人喝茶,不但注重茶的内含物质,而且把它提升为一种文化、一种艺术,在茶的冲泡与品饮间,享受茶的本色、真香和原味,还追求茶的精神境界,领悟哲理,净化心灵。这种享受茶的过程是为“叹茶”。
茶叶从最初的发现和利用到成为中国的国粹,在历朝历代的品饮过程演变中创造、积淀了丰富的茶文化,已超越了它自身的物质属性,成为了一种精神修养、文化境界。如今全世界产茶国的茶树,都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国传入的,因此,茶叶原产于中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茶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最初兴于巴蜀,其后向东部和南部逐次传播开来,到了唐代,又传至日本和朝鲜,16世纪后被西方引进。今日我国的茶区,在唐时就已初具规模,从那时起“天下尚茶成风”。茶区广、产茶量大、饮茶者众,因而唐代的茶叶铺和茶馆就很发达,也是在那时(天宝年间),开始有了贡茶制度。
泡茶,得要掌握好水温。较老的茶叶,宜用沸水直接冲泡;较嫩的茶叶,宜用稍稍降点温后的沸水冲泡,尤其是特别嫩的茶叶则要采用上投法入杯,以免烫熟后变味变形。饮茶,既有物质和生理的需要,又有精神和艺术的追求。对于一杯茶,可从五个方面体察:观形、察色、赏姿、闻香、尝味。从人的生理需求出发,结合茶的品性特点,最好能做到四季不同、择茶而饮。
从药用到饮用,从嚼食到冲泡,从吃到品,茶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演变。茶道之兴盛与文化精气紧紧相连。茶事以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为本,提倡精行俭德,其操作过程也极具东方式的典雅。茶事,以静为魂,最忌人声沸扬、心情浮躁。没有了一个雅字,茶事也就失去了意义。品茶以人少为佳,愈能显出其和美清高的雅韵来。汉代之后,茶叶同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许多名茶大都在名山大川的寺院附近出产。饮茶悟道和饮茶论道就成了禅家和儒家的家常饮事了,饮茶的过程也就成为一种茶文化了。中国文人就是在这样淡淡的忧郁中,消化着他们的希望与失望。
对于饮茶,北方人尤喜花茶,长江沿岸多饮绿茶,闽粤则讲究乌龙茶。看似简单的喝茶,名堂却颇多。只说喝茶的方式吧,就有干渴时的豪饮,夜深人静时的独饮,与文友相聚时的对饮,茶道式的功夫饮。一般来说,北方人饮茶的风格朴实:泡茶的器具和过程均简单化;南方人则花样繁杂:器具多、过程复杂,相对北方人,南方人的喝茶更体现出一种闲情和文化。
品茗,乃一种艺术情趣、人生境界,能静心、静神。现在,无论明前茶、雨前茶等春茶,都已陆续上市,夏茶也即已开始采摘,各位凡间众生:忙的、闲的,且请静下心来,泡上一杯淡雅清香的新茶,细细体察它的茶形、茶色,轻轻嗅闻它的茶香,徐徐品尝它的茶味,好好地来叹一番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