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手工茶VS机炒茶,西湖龙井路在何方?
2013-10-13 04:07:03 来源: 作者: 【 】 浏览:614次 评论:0

4月2日,杭州市首批西湖龙井茶手工炒制技艺高级技师在现场揭晓。加上此前传出的消息:为了进一步弘扬西湖龙井茶文化,杭州市农业局等今年决定推广西湖龙井茶手工炒制执行统一的技术规范,通过保护西湖龙井的炒制手法绝技,更有效地保护这张"金名片"。一股大力保护西湖龙井传统文化的春风扑面而来。

对此,许多人不禁产生好奇:作为一种商品,西湖龙井茶手工工艺推广是否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需求?作为世界品牌的西湖龙井茶如何在适应市场化大潮的跨越发展和传承、弘扬传统价值间取得平衡?因为从经济上说,西湖龙井是一种商品,它能让广大茶农致富。从文化上说,西湖龙井历史悠久,也是一种文化工艺品。而在经济上,要想让广大茶农致富,确实要扩大产量,同时,要让更多的人品尝到西湖龙井,也需要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在文化上,作为杭州的一种特有品牌,我们也要保护好自己的品牌,防止价值缩水。

2007年3月22日,来自杭州西湖龙井茶产区的炒茶能手在进行炒茶技艺大赛。

2007年3月22日,来自杭州西湖龙井茶产区的炒茶能手在进行炒茶技艺大赛。

经济利益驱使西湖龙井品牌缩水

"西湖之泉,以虎跑为最,两山之茶,以龙井为佳。"这就是浙江杭州的双绝--虎跑泉和西湖龙井,特别是西湖龙井,以其独具的"色翠、香郁、味醇、形美"以及蕴涵的丰富文化,位列十大名茶之首,享誉国内外。

西湖龙井的名声越传越远,但近年来,这越传越远的名声并非都是好口碑,也有不少负面声音。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在市场经济利润的驱使下,一些不法商贩打着西湖龙井的品牌旗号,让一些粗制滥造的茶叶鱼目混珠,致使品牌质量日趋下降。

同时,随着机械科技的发展,加之本来多数茶农对西湖龙井的文化价值认识就不深,为求高效率,高产量,炒茶机的使用日益泛滥。使用机炒茶每个工人每天可以炒制出20斤茶,而手工茶每个工人一天最多只能炒制出2斤。专家们眼中的西湖龙井传统品牌正遭受机器的冲击。

人工炒茶越来越少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据杭州龙都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葛颂德介绍,炒茶锅的高温会导致大部分炒茶师傅的手深度灼伤,因此西湖龙井产地的村民愿意炒茶的人不多。记者在炒茶现场看到,很多师傅的手掌皮肤都是乌紫的,并伴有龟裂。

2006年3月30日,浙江新昌县外婆坑村的一位茶农在收拢炒制好的“大佛龙井”春茶。

2006年3月30日,浙江新昌县外婆坑村的一位茶农在收拢炒制好的“大佛龙井”春茶。

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乐观的估计,目前市场上的西湖龙井茶,三分之二以上都是机炒茶。

杭州市政协委员罗红英也提出,西湖龙井一级保护区全年产量约50吨,其中梅家坞约25吨,为了完成这么多茶叶的加工任务,如今相当多的茶农采用了机器炒制。即便是正宗的西湖龙井绿叶,采用机器炒制后,虽然外形看起来整齐、色泽靓丽,但是口感差、缺回味、香气弱,大大降低了西湖龙井的质量。

“时至今日,龙井茶既是最高档的礼品,但其中也搀有一些鱼木目混珠的低档货。”罗红英说。

统一技术规范传承传统手工艺

2008年3月30日,一名苗族妇女现场加工新采摘的春茶。

2008年3月30日,一名苗族妇女现场加工新采摘的春茶。

对于西湖龙井品牌价值的定义,应该不仅仅体现在其精湛品质上,还应包括西湖龙井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渊源。据记载,西湖龙井茶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我国唐代。其名始于宋,闻于元,扬于明,盛于清。西湖龙井茶从无名到有名,其文化工艺发展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历史。

杭州市农业局科教处有关人员告诉记者,国家文物局已经将西湖

16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 责任编辑: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叹茶 下一篇山乡罐罐茶

论坛推荐图文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