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会展遍地开:花,有分析报告指出会展业是我国今后:10年最具发展潜力的1 0大行业之一, 预计未来5至1 5年内,中国会展业年均 增长率将保持在15%至20%左右。
与其它行业相比,茶类会展虽然:起步相对较晚,但随着茶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茶业认识的逐步深入,茶展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这个有着千年产茶、饮茶历史的国度里遍地开花,同时也出现了一个尴尬的现象,一边茶展陆续登场,另一边,众多茶商对展会的
热情度却在下降。业内人士认为,在未来三五年内,茶类的会展会慢慢分化,有些城市的展会可能就办不下去,继续举办的定位则会更加明确。譬如,广州、深圳、上海以及北京等经济发达且茶叶消费较高地区会出现品牌化的茶博会,其功能主要侧重于品牌展示。
茶展扎堆茶企很无奈
茶商老李在广州芳村茶叶批发市场从事普洱茶生意十多年,谈起参展的经历,他深有感触。前些年,他参加茶展的积极性很高,每年在全国各地参展十多场,投入上百万的参展费;最近两年,他参展的次数越来越少,去年一共参加了三场,其中包括号称“中国茶业第一展的广州春季、秋季茶博会,而今年他只参加过一场茶博会,连付了订金的广州秋季茶博会展位也在开展前几天转让了。
“每年都会接到数十个大大小小的展会邀请,我们都感到麻木了。”这样的抱怨,记者在很多茶企都听到过。而最让企业感到无奈的是,不少展会明知效果不理想,为了人情、为了在同行面前露露脸,还是非去不可。
在我国,与其它行业相比,会展虽然在茶行业中起步得比较晚,但发展却很快,茶展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无论是四大产茶区——西南茶区、江北茶区、江南茶区和华南茶区中的主要产茶省,如云贵川、鄂湘、苏浙、皖赣、闽粤,还是茶叶的传统主销区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地。每年都有被冠以不同名目的茶博会。随着茶业办展之风日渐,内蒙古、香港、澳门,也风风火火地办起了茶博会。
据业内权威人士王先生介绍,目前茶博会同质化太严重,全国各地的茶博会几乎没有区别,时间久了,人就会腻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地级市以上的茶博会全年竟接近百场。在举办时间上,除了2、3月以外,基本每个月都有大大小小的茶展会。以即将到来12月份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在珠三角将有超过十场的茶叶展会,除了在空间上轮番上阵,在时间上也是如此,它们就像是相互约好了似的,乐此不疲地扎堆。
茶展是平台,也是舞台
参加一次茶博会要布展,要运输参展产品,还要应付人工、食宿等开支,光为了卖点东西或签下几个订单究竟值不值?答案各不相同。 “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相互学习和交流经验的平台。”这是大部分受访者去参展、参观所达成的共识。
“从广州茶博会的情况来看。可以说,举办得非常成功。广东作为中国茶叶消费大省以最大的茶叶集散地,茶博会汇聚了来自全国的茶业品牌,而许多业界人士也因此前来参展和会聚,这为信息、专业人才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一个大平台。”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
王庆告诉记者。
参展商中国台湾陆宝陶瓷企业区域经理高启勋说:“虽说茶博会的人流、消费和预期有一定差距,但收获还是不小。现在也算是借此平台窥视一下大陆市场。相信对我们今后选择展会和业务的拓展是有帮助的。”
“作为一个致力于打造自己品牌企业。我们参加茶博会更注重的是它给我们带来的展示平台和一些有意向的客商。而卖茶应该是茶展中的‘附带品’。”广西横县金花茶业董事长翁荣彬说。
诚然,无论是何种形式的茶展,它都是在短时间内汇集了来自各地的最新茶叶产品、技术成果、信息等,这对于茶业企业、消费者和参观者而言,都是一次良好的交流机会。通过展会,不仅可以了解最新的行业发展动态,互相交流技术、销售策略、品牌建设等,取长补
短,互通有无,实现合作与共赢。而且茶展为参展商们集中提供了丰富、详实、廉价的有关于经销商、潜在客户等的信息,这些信息较之某个企业单打独斗地去收集相对要容易得多。
另外,茶博会上所营造的文化氛围对激起消费者购买欲望、形成饮茶习惯方面具有深远意义。广州茶博会期间,茶叶爱好者张先生特意邀约了一帮爱喝茶的朋友一起逛茶博会买茶叶,并且一出手就是上千元。“之所以来这里就是觉得茶叶种类齐全,选择比较多,逛一次
就可以买下半年的存货,省时省力”。张先生提到,他有很多朋友都喜欢到茶博会“扫货”。
茶展深度分化初见端倪
在今年的广州茶博会上,各展位设计或时尚或古雅,宽敞明亮的展区中,包装精美的各类名茶陈列其间,琳琅满目,品牌效应显著,往年茶博会上普遍存在的卖散茶小摊位难觅踪影。据了解,本届广州茶博会品牌企业、龙头企业占比超过七成,没有品牌,以销售茶叶为主茶企基本被拒绝在本届茶博会门外。
不难发现,经过几年的运作,广州茶博会已从过去的展销平台转变为围绕茶衍生出的产业同台亮相的交流合作平台,这些转变,从茶博会内外可见一斑,从“茶买卖”到“茶产业”,从“重市场”到“重品牌”,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宣传”。
茶业资深人士欧阳道坤认为,目前茶展主要承担着三大功能:品牌展示、营销招商还有面对市民的展销会。国内的展会,这三项功能都要兼顾,而且数量太多,定位不明确,针对性较差,企业也疲于奔命。预计在未来三五年内,茶类展会会慢慢分化,有些城市的展会可能就办不下去了,继续举办的定位则会更加明确。
东莞茶叶行业协会副会长卢树勋告诉记者,虽然目前国内的茶展遍地开花,档次各不相同,但这也是市场需求决定的,每个茶展都会满足不同规模的茶企的需求,“大家都知道参加广州茶博会效果好,但不是每家茶企都能挤进广州茶博会,对于一些中小型茶企来说,
地方性的茶展也是一个不错的展示平台。”
长期从事茶类展览组织工作的阮先生也持有相似的观点,今年茶叶市场低迷,经销商压力不断加大,参加大型茶博会的成本之高,不是所有茶商都承受得起的。据了解,在广州茶博会上,一个100平方米的摊位费大概是20万元,形象展示大概要花1 0万元,再加上装修和人力成本,在大型茶博会的品牌推广大概要花费四五十万元。
“与大型茶博会相比,地方性的茶展有一定的价格优势,摊位费从几千到几万元不等。”阮先生解释,有很多小公司或者说正在起步的新品牌没有宣传推广的能力,地方性茶展不失为一种有效直接的促销平台,在销售茶叶中了解消费者以及市场的需求,同时推出自己的
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