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茶叶的多方位利用在茶产业转型中的作用
2013-10-18 09:41:00 来源: 作者: 【 】 浏览:1381次 评论:0

新中国成立后的60年,我国茶产业经历的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目前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均居世界首位,茶园面积2011年已达3300万亩,占世界茶园总面积的52%;茶叶产量2011年为155.2万吨,比世界第二名的印度的茶叶产量几乎高三分之一。我国的茶叶出口2011年达32.2万吨,居世界第二。进入新世纪以来,茶产业稳定持续发展,产业链延长,第一产业持续增长,第二产业发展迅速,第三产业方兴未艾。

如果将我国茶产业的发展按每十年一个周期统计,面积和产量的增长呈现一种不平衡的特点。茶园面积的增长除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十年增加5.5万公顷外,一般十年间的增加量为1万多公顷,但在新世纪的2001~2011年茶园面积的增加每年平均达11万公顷。这反映了在我国最近十年来每年增加茶园面积150万亩。由于上世纪七十年代面积大增加,在八十年代相应的出现茶产量的大增,这十年中平均每年产量增加了22000吨。但2001~2011年平均每年产量的增加达到空前的85000吨。可以预期在2011~2020年的未来十年中茶叶产量的增加还会出现更大的增幅。

以2011年的数字来分析,出口量2011年是32.2万吨,内销量是115万吨,两者合计为147.2万吨。与生产量155.4万吨相比,产销差额为8万吨。这个剩余数字是可以容纳的。未来的3年中估计会有700万亩茶园陆续投产。预计每年会增加28~30万吨产量,但内销量如果按每年5%增加,出口量估计增加不大,这样出口加内销的量和产量的差额就会比8万吨这个数字大得多。这将会造成产大于销的局面。如何办?这就需要从扩大第二产业的消费量来缩小这个差额。

茶叶多方位利用的内涵对产业发展的作用

茶叶多方位利用是新世纪我国茶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内容。茶产业转型升级就是从现有的经营模式向更科学、更高效的经营组织模式转变,是茶产业运行与组织模式的根本性变化,是一种制度性变迁,意味着茶叶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茶叶组织模式的重新调整。在当前茶叶产大于销的特殊背景下,充分发挥茶叶的多方位利用是增加消费的重要手段。以下8个方面的开发和应用可供思考。

茶饮料。利用夏秋季的茶叶原料进行茶饮料生产是一个促进消费、增加产值的有效措施。我国茶饮料生产从1997年起步,产量从20万吨到2011年近1600万吨,用6%的中低档原料产生了茶叶总产值50%以上的产值。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功能性茶饮料的开发,茶饮料的生产预期还会有更大的发展前景。

茶食品。应用夏秋茶季鲜叶原料提取茶多酚类化合物,并添加到各种食品中发挥其抗氧化功能;利用鲜叶加工成不同细度的茶粉,翠绿的色泽和抗氧化功能使得各种食品具有不同的保健功能,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

饲料添加剂。茶多酚鸡饲料既可以提高鸡肉中的维生素和肌酸含量,又可以明显降低鸡蛋中的胆固醇,可为胆固醇患者和老年人提供更为健康的鸡蛋;茶多酚猪饲料中可使肥肉率降低,瘦肉率提高;茶多酚宠物饲料可以减轻宠物饲养的异味。由于多酚类化合物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减缓体内的脂质过氧化作用,可以提高肉食性动物的寿命和健康水平。

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在内衣、袜、鞋加工的棉织物中添加茶多酚类化合物可以杀灭鞋、袜中的皮肤病真菌、消除异味。在汽车和空调器的出气和进气处放上茶多酚可以起到吸收异味和污染物质的功能。日本生产的40%空调机中有加有茶多酚。

防辐射。茶多酚具有防辐射的功效。电视机和手机在使用时会有微量的放射线释放,茶多酚片可以可消除这种微量辐射线。国内外有一种可以粘在手机表面的物品,可吸附辐射。

其他保健品。茶多酚是一种抗氧化剂,茶多酚含片和片剂可增进口腔健康、减少口腔中

30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 责任编辑: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我的第一本泡茶专书:听茶 下一篇武夷岩茶的“非遗”魅力

论坛推荐图文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