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调查新疆阿克苏茶叶市场情况,笔者走访了该市的商业繁华地段和部分茶叶店铺,用询问法、问卷法结合实地观察,对阿克苏市绿茶市场的经营者和消费者进行调查,并取部分茶样进行感官审评。调查结果发现阿克苏市区无成规模的茶叶批发市场,部分经营者的进货渠道单一,市场监管不力,茶文化淡薄,茶叶存放不当,经营者和消费者茶叶知识匮乏,茶商多为汉族而少数名族茶商少等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阿克苏;茶叶;调查;建议
茶是新疆各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的生活必需品,民间有“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无茶则病”之说。随着西部经济的发展、交通的便利,居民的生活水平随之提高,更多品类的茶叶进入了新疆市场,人们对茶叶的消费结构由原来的以边销砖茶为主,向饮茶的多元化转变。近年来,绿茶、红茶、花茶和乌龙茶销量逐年增加,档次由低档茶逐步向中、高档茶发展,此种现象在城市居民中更为明显。一些茶叶批发市场、茶叶专营店和茶馆应运而生,但新疆占我国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茶叶又是少数民族的生活必需品,开展茶叶市场的调查很有必要。笔者以南疆的地理中心——阿克苏市作为调查对象,对阿克苏的地理环境、人口组成、饮茶习俗和茶叶市场的分布,市场中茶叶的进货来源、销售的种类、茶商和消费者对茶叶的认知等进行调查,并取部分茶样进行感官审评。因市场中以绿茶居多,故调查的内容主要是绿茶。现将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1新疆阿克苏地区的基本情况
1.1地理环境
阿克苏地区辖八县一市,包括库车县、拜城县、沙雅县、新和县、温宿县、阿瓦提县、柯坪县、乌什县和阿克苏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所属的16个团场分布在地区境内。历史上的龟兹、姑墨、尉头、乌垒、温宿等地方政权也属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西北边缘、塔里木河上游,因水得名,维吾尔语意为“白水城”。古为秦汉之际西域三十六国的姑墨、温宿两国属地,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也是龟兹文化和多浪文化的发源地,素有“塞外江南”之美誉,全市总面积2.33万平方公里。地处暖温带干旱区,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气候干燥。地理坐标为北纬39°30",~41°27",东经79°39"~82°01"。市境总面积18369.9平方公里。东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南隔塔克拉玛干沙漠,与和田地区相望,西南连接喀什地区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北以天山为分水岭同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相连,西北同吉尔吉斯坦共和国、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交界。
阿克苏的运输方式包括铁路、公路和航空,由于地处新疆省南部,通往省外的铁路都经库尔勒到吐鲁番再出疆,而没有铁路从南疆直接出新疆省,故阿克苏连接省外的铁路线较长,进入阿克苏要经北疆再到南疆。从阿克苏出省的公路有三条:其中两条均沿国道314到库尔勒(地处南疆),一条走国道312到甘肃红柳园,另一条走国道218再转315到青海;第三条是去叶城走国道219去西藏。但航空只有去乌鲁木齐、上海和杭州的航班。
1.2人口分布
据《阿克苏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重要数据公报》显示,阿克苏城市人口34万人(不含流动人口),汉族占总人口的57%,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3%,少数民族有维吾尔族、回族、柯尔克孜族、俄罗斯族、蒙古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壮族、满族、锡伯族、布依族、土家族、苗族等30个民族。阿克苏市区人口密度为30.8人/平方公里。阿克苏地
区总人口237.09万人(不含农一师),由36个民族组成,其中汉族人口占26%,维吾尔族人口占73%,阿克苏地区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地。
1.3新疆文化及饮茶习俗
1.3.1新疆文化的形成
新疆古时称西域,是一个多种部落、部族、民族,具有多种语言、文字,多种宗教并存的多元文化的区域翻,其多元民族文化格局的正式确立于汉代嘲。在唐建立初期,海外通往唐朝的陆路之一为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北道由敦煌经罗布泊到吐鲁番或走哈密以避开罗布泊。而吐鲁番可以到北疆,也可到南疆,经库车(现为阿克苏的一个县)以及塔里木盆地西行。当时大批中原汉人西迁定居西域,汉文化则随贸易往来和迁徙得到传播,其中包括茶文化用。
蒙元时期,西域逐渐形成突厥语和汉语为主体的语言。明清时期,塔里木盆地周边地区的政治、经济、语言、文化和宗教得到统一,新的文化得以形成,并促成了近代意义上的维吾尔族最终形成,到清末,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哈密、吐鲁番、伊犁及南疆地区。由于两千多年来新疆多民族政治经济交往与思想文化交流使其成为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解放后,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建设新疆,大批汉族人进入新疆并在此定居阁。随着汉族人与周边少数民族同胞的交流与往来,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融合。
1.3.2新疆饮茶习俗
唐封演所著《封氏闻见记》卷6《饮茶》:按此古人亦饮茶耳,但不如今人溺之甚。穷日昼夜,殆成风俗。始自中地,流于塞外。往年回鹘入朝,大驱名马,市茶而归。
回鹘为维吾尔族祖先,唐时统治着当时中国最重要的马匹产地——蒙古高原。于是唐以茶叶与回鹘换取优良马匹而形成了茶马贸易。自此,回鹘接受汉族饮茶习俗阴。这就是古代中央政府在其边境区域同周边少数民族实行以茶换马的贸易政策,叫茶马互市,又称茶马贸易[阎,其兴于唐宋、发展于明朝、衰落于清代。
新疆的汉族人主要由全国各地迁徙而来的,保留着原来的饮茶习俗,多饮清茶。维吾尔族的饮茶方法多种多样,有面茶、清茶、药茶、冰糖泡茶和奶茶等,原料多为茯砖茶。新疆维吾尔族的日常饮食有含油多、肉多、烤炸食物多的特点,此类食物热量高,易上火,而饮茶可消暑清热去火,可见茶是少数民族人民生活的必需品,茶随历史的进程与当地饮食习惯结合,并融人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形成了独特的饮茶习俗。现在生活在城市的少数民族同胞饮食习惯与游牧地区不同,城市有充足的水果蔬菜供人们食用,许多少数民族同胞也开始尝试其他茶类。
2阿克苏市区茶叶市场
2.1茶叶市场情况
经调查,阿克苏市区没有成规模的茶叶批发市场,经营与茶相关的店铺六十多家,主要以商务茶馆、茶餐厅、茶行和少量茶馆为主,其分布在阿克苏市的商业繁华地段上,各经营与茶相关的店铺以销售绿茶为主。调查中发现各大中超市以销售大宗绿茶和袋装茶为主,其来源为各茶叶产地的绿茶,以安徽黄山的绿茶为最多,各茶叶店铺均有龙井、碧螺春和铁观音。商务茶馆多带有棋牌性质;茶馆主要以棋牌为主,间带茶艺和销售茶叶、茶具;茶餐厅主要是以餐饮为主;茶行茶类较齐全,从低档绿茶到中高档绿茶都有销售,十大名茶中的六种绿茶也有销售,茶行既做零售也做批发。
2.2阿克苏绿茶消费调查
本次调查地点在阿克苏市的东大街与西大街交汇处、塔北路与塔中路交汇处、解放北路与解放西路交汇处及塔中路与文化路交汇处。被调查者主要为汉族人,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0份。
整理数据如表1,被调查者中40~50岁人群居多,青少年所占比例较小。被调查人群集中在18到50岁之间。
调查消费者获得绿茶途径如表2,去超市或商店购买的121人中有23人有时会去茶叶店消费,有5人收到礼品茶,超市和商店中销售的绿茶价位较低,适合大众消费,超过一半的消费者会去购买。在茶叶店消费的75人中有7人收到礼品茶。网购人群为零,笔者认为一方面是调查人群样本太小,询问消费者发现他们对网络销售的绿茶品质持有怀疑态度,不能尝其滋味,闻其香气。据研究,去网上购物人群中绝大部分是20—40的年轻人,年轻人对网购这一新兴消费方式的兴趣远高于年长者,有消费者反映网上的店家拒绝新疆阿克苏的订单,理由是路途太远太偏,不方便寄达。他人赠送占8.330/0,说明阿克苏市人将茶作为一种健康的礼品,来促进彼此的关系。
消费者每年购买绿茶的情况见表3,年花费100元以下的消费者占45.55%,接近一半,四分之一的消费者花费100—200元,花费500元以上的仅有8.33%,消费者每年购买绿茶主要集中在500元以内。说明阿克苏市的绿茶消费者主要购买大宗绿茶,高档绿茶消费所占比例不大。
据表4显示,消费者复李喝系比较多,吞秋网季也有喝,但冬季喝茶的人比较少。消费者喝绿茶,是因为知道绿茶可消暑去火,是一种健康饮品。
据表5显示,消费者对绿茶干茶的形状中偏爱卷曲形,也有近三分之一的消费者对绿茶的干茶形状无特殊要求。对扁直形、针形和圆珠形喜好的消费者不多。对冲泡后的叶形,约八分之五的消费者表示无特殊要求,只要口感和香气好就可以。
表6表明,人们对绿茶的消费更趋于理性,多数人选择品质好的绿茶,注重价格合理的占28.33%,仅有6.67%的消费者会倾向于选择品牌或产品名气。
总结对消费者的调查,消费者中约四分之三的消费者注重绿茶干茶的色泽,他们挑选绿茶时会选择色泽自然,颜色不奇怪,不似有添加色素,碎茶少。约有八分之三的消费者选择绿茶时要茶香浓郁,口感好的。有些消费者偏好绿茶是因其有排毒、消炎去火、提神和抗衰老的功效,他们多在夏天饮用,知其可解暑。但消费者反映阿克苏市的绿茶卖的有些贵,希望价格便宜些。当地还是有较多消费者偏好茉莉花茶的,主要因其茶香味浓,价格便宜而受人喜爱。
2.3绿茶样品感官审评
本次感官审评所用绿茶是笔者从阿克苏市有代表性的茶行购得。感官审评采用加权评分法,评比各因子的权数,外形占30%,汤色占10%,香气和滋味各占25%,叶底占l0%。样品1和2为信阳毛尖,样品3和4为碧螺春,样品5为西湖龙井。
通过感官审评,发现同属信阳毛尖的样品1和2,加工工艺相似,其干茶和叶底颜色相似,汤色差异较大,样品2的汤色明显优于样品1。样品3颗粒紧实,原料较嫩,但不符合碧螺春的加工标准。样品4干茶色泽稍褐,但其汤色较好。样品5干茶色泽较好,但外形略有碎杂。所评茶叶既有芽头茶,也有一芽二叶茶,色泽也存在花杂,且都没有注重保存。多家店铺将类似样品3的茶叶,当成碧螺春来卖,均价在300元/千克左右。
3阿克苏茶叶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1进货渠道单一,成本较高
阿克苏没有较大规模的茶叶批发市场,有的茶商是新疆人,主要从乌鲁木齐进货,有的茶商是产茶地来新疆开茶叶店的,主营自己故乡的茶叶,由产地的供货商提供绿茶,但销售其他地区的绿茶来源还是故乡供货商提供,必然会增加成本;有的茶商对供货商提供的绿茶不满意而自己去产地直接采购的,也会提高成本,这样造成了新疆绿茶价格较贵。因此,应建立一个有一定规模的茶叶专业批发市场,有便捷的供货渠道,以降低成本。
3.2市场监管不力,存在以次充好
市场中存在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和乱标价的现象。有经营者未将绿茶按等级分类,就卖给顾客,茶中存在部分碎茶和叶片不完整的现象。有经营者将品质不高的绿茶标为一级或特级来买,将珠茶或条索稍紧的茶当碧螺春来卖,认为消费者会将碧螺春中的“螺”理解为形似田螺,实则为一种欺诈消费者的行为。阿克苏市的绿茶价格较中国其他省市贵,其夏秋茶的价格也比较高。这不利于地区茶叶市场的稳定和繁荣,也会给顾客留下不好的印象,降低顾客的购买欲望。希望相关部门要做好监管工作,对违法行为要严惩不贷,经营者要严于律己,做到诚信经营。
3.3茶文化气息淡薄,热心待客不够
档次较高的茶馆和茶行,进门就给顾客以宁静祥和的感觉,其店面布置古朴雅致、自然大方,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但当地有的茶行除了摆放茶叶和茶海外,只有陈列少量茶宠、茶具,顾客感受不到茶文化的氛围。茶为国饮,同时也是一种文化载体。茶馆及茶行的布置应体现文化和艺术气息,也可以兼营一些茶具、茶宠、茶饰或一些与茶相关的物品。当顾客进门时应及时奉上一杯香茗,或与顾客聊聊家常,介绍茶的知识,以此拉近彼此的距离,了解顾客的喜好,兴许顾客觉得此茶正合他意,感受到了茶带给他的宁静自然,返璞归真。
3.4茶叶存放不当,影响茶叶品质
有经营者将高档绿茶存放于透明玻璃罐。虽然可以让消费者更直观地看到绿茶的形状、色泽和原料的嫩度,但存放在一般环境中,绿茶中的叶绿素、茶多酚、抗坏血酸和香气物质下降或发生氧化,导致绿茶的色泽黄变、褐变,滋味平淡,失去鲜爽,陈味显露,而类脂物质会发生缓慢的氧化,产生不良气味。如绿茶应存放于4℃左右,避免阳光直射,隔绝湿气,尽量除氧并减少打开包装的次数,且不能被重物所压,这样绿茶的品质才能得到较好的保存。
3.5茶叶知识缺乏,消费存在误导
市场上有以珠茶冒充碧螺春的现象发生,说明消费者对茶叶知之甚少,无法辨认真茶和假茶;其次是有些经营者自己也不了解茶。有的经营者对茶叶分类的定义不明,认为花茶属乌龙茶,将铁观音归为绿茶,大红袍归为红茶,误导了消费者对茶的认知,不利于茶的销售和茶文化的传播。经营者要熟知茶叶的一般知识,这样才能正确的引导消费者。
3.6茶商多为汉族,不利茶叶销售
阿克苏市区有将近一半的少数民族人群,整个地区有43%的少数民族同胞,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风俗习惯的融合,很多少数民族同胞也是绿茶的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而经营者多是汉族,汉族经营者会说少数民族语言的很少,这对茶叶的销售和茶文化的普及不利。所以笔者认为经营者可以招聘一些会双语的店员,将茶叶店开在民汉住宅交汇处,以扩大消费者群体。
新疆虽地处边陲,但随着交通的便利和网络的普及,与内陆地区的往来也更加密切,更多的茶文化和饮茶习俗传人新疆,与新疆本土文化相融合。新疆居民,特别是少数民族对茶叶的选购会更加趋于理性,经营者应把眼光放的更远,应多为消费者着想,把自己当成消费者,做到真诚周到地服务于消费者,发扬中国茶道精神,这样才能达到互惠和弘扬民族文化的目的。
同时,由于本调查主要在阿克苏市区进行,调查范围和消费对象相对较小,加上笔者与少数民族同胞语言上的障碍,而没有涉及到少数民族的调查,作者以此抛砖引玉,以求完善阿克苏茶叶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