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茶艺茶道的由来
2013-07-21 04:16:48 来源: 作者: 【 】 浏览:465次 评论:0

我国是茶的故乡,发现茶、利用茶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因此,茶艺茶道也有悠久历史。神农发现茶后,世人先是当药用,再作饮品用。西周时,四川茶已作为贡茶进贡周朝廷。至汉代,饮茶逐渐流行。唐代时更加盛行,西安、洛阳、湖北、四川等地,“以为比屋之饮”。至宋代,饮茶已成为人家每日不可缺少的七件事之一。如何植茶、制茶、煎茶、煮茶、点茶、冲泡茶,茶人讲究技巧,形成茶艺。在饮茶、品茶中,将体验、经验、精神感受加以总结,就形成茶道。所以,茶艺先于茶道。先有感性知识,再有理性认知。

唐朝陆羽撰写的《茶经》是我国及世界上第一部茶书,第一部关于茶的来源、茶的制作、茶的器具、茶的煮饮、茶的产地等的记载和论述的专著,将前人对茶的感性知识总结、上升为理性认识,总结出关于茶的条条道道来,这是茶道形成的标志性著作。中国的茶道从这里开始诞生。在此之前,虽然有茶的制作、茶的品饮、茶的文献记载,但没有像《茶经》那样作系统研究、考察和总结,所以,没有产生明确的茶道。

唐代封演在《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篇中写道:“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式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封演所说“茶道大行”,是较早提到“茶道”一词的。而正如他所指出,“茶道大行”是从陆鸿渐的“茶论”《茶经》开始的,经常伯熊对《茶经》进行“润色”推广,而广加流行起来。陆羽《茶经》中的“茶论”,如《茶经》中指出:“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胸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这里将茶的功用作了精辟的总结,意思是说,茶的功用,味至寒,最适宜饮用。“精行俭德”的人,如果热渴、凝闷、胸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煎好茶,喝上四五口,可以与理想中的饮料“醍醐、甘露”相比美,有如饮“醍醐、甘露”之感。《茶经》中还说:“荡昏寐,饮之以茶”等。

与陆羽同时的陆羽好友皎然僧人也提到茶道。他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一诗中写道:“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熟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这里的“涤昏寐”、“清我神”、“便得道”、“破烦恼”都是品饮茶的精神感受,说出了“茶道”的内涵。皎然还写有《寻陆鸿渐不遇》的诗,诗曰:“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描述了陆羽的住处和每天忙于到“山中”考察茶的情景。

陆羽之后,唐代论及茶道的还有刘贞亮、卢仝、斐汶等。

刘贞亮提出“饮茶十德”,他说:“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树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道出了饮茶的感受:散郁气,驱睡气,养生气,除病气,树礼仁,表敬意,尝滋味,养身体,可行道,可雅志。

卢仝在《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中概括了饮茶七碗的不同心境体会。诗中写道:“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破孤闷、散不平、肌骨清、通仙灵等,都是品饮茶的心境体会。

斐汶在《茶述》中指出茶的功用:“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参百品而不混,越众饮而独高。”精清、淡洁、涤烦、致和,也是感受,而且,斐汶指出,茶是“越众饮而独高”的饮品。

8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 责任编辑:中华茶派网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铁观音的品饮技艺及注意事项 下一篇茶叶拼配

论坛推荐图文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