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行业虽包含诸多领域,但要义无外能多卖茶,多出现一些卖茶高手,这自然是好事。
但关键问题是卖茶“能手”从哪里来?是外聘,还是内部培养?这是一;其二,有了卖茶能手就能提高茶叶销售水平吗?我看也未必!因为这也涉及到与企业关系的一系列问题。
从目前茶馆业为例,茶馆既是服务行业,也是销售行业。一方面人才缺乏,四处招聘,另一方面,即便聘来了经理和店长,由于隔行如隔山,导致人员眼高手低,难以担当大任,供应“适销对路”的人才难上加难。笔者以为,在茶馆硬件水准日趋接近的情况下,茶馆的服务水平、销售能力、员工素质等“软件”已成为茶馆业竞争的焦点,而培养熟练的卖茶能手是茶馆“软件”建设之本。对茶馆业来说,依靠招聘途径解决人才问题,终归治标不治本,关键还要靠自己是否有“造血”功能。其实,卖茶能手,就在老板身边,就在自己员工队伍中,这就看老板是否舍得培养。
笔者身边有则很好的案例,石家庄有一家“无显茗茶”,近些年刚刚起步,但茶叶销售逐年上升,究其原因,老板深知,在茶行业人才缺乏的情况之下,求人不如求己,于是花大力气自己培养卖茶能手,并不断完善茶叶销售人才造血功能。店长刘薇不仅是企业自己培养的卖茶能手,而且是卖茶高手。仅她一人一年就要卖掉200多万元的茶叶。
答案如果是:把公司当作自己的家而劳苦功高,把客户当作自己的上帝而尽心尽力,把每日坚持学习业务知识而不断充实自己——我看乃在情理之中。
然而,“无显名茶”公司为了培养像刘薇这样的卖茶能手所经历的过程,我看很值得让人思考:从一名服务员培养到店长甚至是部门经理,从中级茶艺师培养到高级茶艺师乃至培养到国家茶艺师职业技能考评员。不惟如此,除了有基本工资加销售提成外,鼓励员工入股,每年还可分得可观的红利。在生活上,公司悉心照料所有员工,对有困难的员工竭尽全力进行帮助,该有的福利待遇员工一样也不少,并经常安排员工外出考察和学习……。
企业的一系列举措得到了员工的赞许。公司负责人张金牛表示,不怕员工跳槽,就怕企业培养员工的“造血”举措不到位,造血功能不完善。说到底,能不能成为卖茶能手,关键在于企业发现人才和培养人才。“发现”是一个方面,“培养”才是关键因素。
把话再说回来,任何事物又都不可分的。有些茶企不想为员工付出,为了挖到别的企业的卖茶能手,一门心思乃至用种种不正当的手段挖墙脚,这当然为人所不齿。如何让茶企的销售“硬”起来,却大有文章可做。光给员工下达销售茶叶任务、指标,以及再定几条茶叶销售规定是解决不了卖茶的根本问题。因为员工的卖茶核心是在思想,在头脑中,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打个比方,“无显茗茶”没有强制性给刘薇定下卖茶任务,也不会过分规定卖茶指标,但河北省的各个地市却都能留下刘薇卖茶的足迹,这完全是出于刘薇高度的责任性与自觉性。说得简单些,因为企业有老板给自己的股份,因为卖茶有销售提成;说得深刻些,有道是“佛争一炉香,人争一口气”。刘薇懂得,市场无疑需要一个“争”字:人要“争”一口气,卖茶要“争”上游,货要“争”品牌,此为天经地义。大凡卖茶能手都有一个“争”字当头,所谓“人讲称职,事争一流”,这也关乎“能手”的称号和荣誉。
“无显茗茶”为关心人才培养梳理自己“造血”系统,刘薇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无显茗茶“争”得了名和利,实现了企业与员工的双赢。如今面对茶企卖茶难的问题,这其中少不了茶企与员工产生不可避免的矛盾,双方多有一些“不平衡”的现象,这并不奇怪。问题在于,茶企和员工要协力同心去“争”一个更好的卖茶局面出现。具体而言,茶企能否为培养自己的员工成为卖茶能手进行投资和“造血”,茶企能否能根据卖茶业绩作为员工的股份,茶企能否从员工的思想上培育出一个“争”字来——在事业上“争”个长进,在卖茶上“争”个突出,在精神上“争”个文明,在业务上“争”个熟练。如在人的价值上“争”追求,还愁员工变不了卖茶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