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市陈宅镇绿化林场有40多年历史。从最早的国有林场,变身现在的绿化林场,护林、育林的目标始终不变,但方式方法已悄然改变了。
陈宅镇绿化林场是一片连绵3500亩的高山林场,海拔700多米,北与东白山主峰遥遥相望。在一幢别墅模样的小楼里,我们见到了全国优秀护林员、场长陈高水。他告诉我们,他很少在这里停留,白天大部分时间在山林里,晚上回山下的村子安排第二天护林的劳动力。
"劳动力不好找啊。我们开出的日工资是150元,可在山上干活有危险性,还被虫咬,所以人家宁愿在山下每天赚70元钱。"陈高水说,劳动力"调度"是这些年一直困扰着他的问题。
1999年,林场转制,变身绿化林场,陈高水获得原国有1140亩山林的管护经营权。十多年里,通过林地流转,林场面积达到3500亩。转制之后,护林员的日常工作不变,但是工资收入全靠陈高水一手解决。
"一年下来,不说其他硬件投入,光人工成本就在100万元左右。"陈高水说,要保证护林、育林支出,靠出售毛竹、春笋、板栗等林场产出远远不够,只有不断经营,寻找财路,才能消除收支失衡。于是,10多年里,陈高水在林场种上了香榧等大量经济作物,还恢复了200亩荒废已久的茶园,采茶、制茶、售茶。
与山水林木打了40多年交道的陈高水深知,自己文化程度不高,经营并非强项。这时候,他看到了下一代人对山林的热忱--子女主动帮他跑项目、开销路、打品牌。林场出产的有机茶,还将儿子陈国军的大学同学洪川从城市吸引到了山里。
洪川原是杭州一家银行的职员,来林场几趟之后,放弃了稳定的工作,注册成立诸暨市兰香剑茗茶叶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短短几年,洪川已然成为茶叶专家,负责茶园维护、茶叶采制、销售和品牌开发。公司开发的"兰香剑茗"茶,最高价格每公斤卖到3000多元。
"现在,每年茶叶产值达两三百万元。还是他们年轻人有办法!"陈高水乐呵呵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