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名 Casmara patrona Meyrick 鳞翅目,镰蛾科。别名茶蛀梗虫、茶枝蛀蛾、油茶蛀茎虫、茶织叶蛾。分布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河南、湖南、广东、四川、贵州、云南、湖北、台湾。
寄主 茶树、油茶。
为害特点 幼虫从上向下蛀食枝干,致茶枝中空、枝梢萎凋,日久干枯,大枝也常整枝枯死或折断。严重影响产量、质量。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5一18mm,翅展32—40mm。体、翅茶褐色。触角黄白色丝状。下唇须长,上弯。前翅近方形,沿前翅前缘外端生一土红色带,外缘灰黑色,内侧具一土黄色大斑,斑中央具一狭长三角形黑带纹指向顶角处,其后具灰白色纹分割的2个黑褐色斑,近翅基中部具红色隆起斑块。后翅灰褐色较宽。腹部各节生有白色横带。卵长lmm,马齿形,浅米黄色。末龄幼虫体长30一40mm,头细小,头部黄褐色,中央生一个浅黄色“人”字形纹,胸部略膨大。前胸和中胸背板浅黄褐色,前胸、中胸间背面有1个隆起
的乳白色肉瘤,后胸和腹部为白色,背部稍呈浅红色,腹末臀板黑褐色。蛹长18—20mm,长圆筒形,黄褐色,腹末具突起1对。
生活习性 年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受害枝干中越冬。安徽南部及湖南长沙越冬幼虫于翌年4月下旬后化蛹,5月上、中旬进入化蛹盛期,5月下旬一7月成虫羽化后交尾产卵,6月上中旬进入羽化高峰期,6月下旬幼虫盛发,8月上旬后开始见到枯梢。安徽卵期10一23天,幼虫期290一310天,蛹期30天,成虫寿命4一10天。成虫喜在下午或夜间羽化,白天隐蔽在茶丛中,夜晚活动,有趋光性。交配后的成虫把卵产在嫩梢上1—6叶节间,粒产,每处l粒。初孵幼虫从叶腋处钻入芽鞘,向下钻蛀,5天后梢部4—6片叶开始萎凋,l一2龄幼虫为害小枝,3龄后从小枝进入侧枝或主干处为害,常蛀到近地面处,枝干的阴面蛀有一列排泄孔3—5个,幼虫栖息在最下一个孔的下方,常从孔中排出圆柱形粪便和木屑,长2—3mm,该幼虫在虫道里十分活泼,老熟幼虫化蛹前先在距枝端茶枝1/3处咬一个羽化孔,羽化孔近圆形,直径3.5—5mm,然后在孔下虫道里吐丝做茧化蛹在其内。管理粗放茶园和老龄茶树及树势衰弱的茶园受害重。此外,枝干粗壮的乔木型品种较枝干细的灌木型品种受害轻。
防治方法 (1)加强茶园管理。8月中旬发现有虫梢及时剪除,冬季、翌春要细心检查有虫枝并齐地剪除,及时收集风折虫枝,集中烧毁或深埋,可压低虫口,减少为害。(2)必要时用脱脂棉沾80%敌敌畏乳油40一50倍液,塞进虫孔后用泥封住,可毒杀幼虫。(3)利用灯火诱杀,连续2—3年也很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