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不同风格茶艺背景的分析
2010-06-27 12:34:17 来源: 作者: 【 】 浏览:860次 评论:0
中国的茶的故乡,历史悠久。据《华阳国志·巴志》:“园有方翡,香茗”记载,我国人工栽培利用茶树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在这悠入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茶已成为我国各族人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常说:“早晨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
  茶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应用,人们首先把其当成饮料,用茶的自然功能,用以清神益智、助消化等。另外茶的又一重要功能是精神方面的。人们在饮茶过程中讲求的享受,对水、茶、器具、环境都有较高的要求;同时以茶培养、修炼自己的精神道德,在各种茶事活动中去协调人际关系,求得自己思想的自信、自省、也沟通彼此的情感,以茶雅志,以茶会友。茶本身存在着一种从形式到内容,从物质到精神,从人与物的直接关系到成为人际关系的媒介,逐渐形成传统东方文化一朵奇葩——中国茶文化。茶的特殊自然功能使茶文化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占有其重要的一席之地。在中国古代,文人用茶以激发文思;道家用以修心养性;佛家用以解睡助禅等,物质与精神相结合,人们在精神层次上感受到了一种美的薰陶。在品茶过程中,人们与自然山水结为一体,接受大地的雨露;调和人间的纷解;求得明心见性回归自然的特殊情趣。所以品茶对环境的要求十分严格:或是江畔松石之下;或是清幽茶寮之中;或是宫廷文事茶宴;或是市中茶坊,路旁茶肆等。
  不同的环境会产生不同的意境和效果,渲染衬托不同的主题思想,庄严华贵的宫廷完好;修身养性的禅师茶;淡雅风采的文土茶,都有不同的品茗环境。对于再现生活品茶艺表演,不同类型的茶艺要求有不同风格的背景。主题和表现形式的致,通过背景衬托,增强感染力,再现生活品茶艺术魅力。
  在茶文化的挖掘研究中,何种形式的环境适合茶艺表演尚有必要探讨。背景中景物的形状,色彩的基调,书法、绘画和音乐的形式及内容,都是茶艺背景风格形成的影响因子,本文主要对色彩、书法、绘画三个因子,以美学观点为基础对品茗环境作一浅析。

一、 茶艺和茶艺背景的基本含义

  1.茶艺是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
  就形式而言,茶艺包括: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具艺术、环境的选择创造等一系列内容。品茶、先要择,讲究壶与杯的古朴雅致,或是豪华庄贵。另外,品茶还要讲究人品,环境的协调,文人雅士讲求清幽静雅,达官贵族追求豪华高贵等。一般传统的品茶,环境要求多是清风、明月、松吟、竹韵、梅开、雪霁等种种妙趣和意境。
  总之,茶艺是形式和精神的完美结合,其中包含着美学观点和人的精神寄托。传统的茶艺,是用辩证统一的自然观和人的自身体验,从灵与肉的交互感受中来辨别有关问题,所以在技艺当中,即包含着我国古代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又包含了人们主观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寄托。

  2.茶艺背景。广义上是指整个茶文化背景;狭义上指的是品茶场所的布景和衬托主体事物的景物。茶艺背景是衬托主题思想的重要手段,它渲染茶性清纯、幽雅、质朴的气质,增强艺术感染力。品茗作为一门艺术,要求品茶技艺、礼节、环境等讲究协调,不同的品茶方法和环境都要有和谐的美学意境。闹市中吟咏自斟,不显风雅;书斋中焚香啜饮,唱些俚俗之曲更不相宜。茶艺与茶艺背景风格的统一,不同的风格的茶艺有不同的背景要求。所以在茶艺背景的选择创造中,应根据不同的茶艺风格,设计出适合要求的背景来。

二、 不同风格茶艺其背景应如何选择色彩、书法、绘画

  在背景的设计中,涉及到形态学和色彩学。对于不同风格的茶艺类型,当要求不的器具、服饰及其景物,同时又要求颜色基调和风格的统一。另外,它还包括诸多因子,如:背景音乐、书法及绘画艺术表现形式和内容,园艺植物应用等。本文主要从色彩、书法、绘画三方面讨论。

1. 色彩的基本功能
  在心理学上,色彩对眼睛及心理的作用,包括眼睛对它们的明度、色彩、纯度以及对刺激的作用和心理留下的印象,象征意义及感情的影响。在茶艺背景中,各种器具、服饰、景物都有其颜色,多种颜色构成了色调,其中起主导作用的颜色就是色彩的主调,也称基调。不同的茶艺背景,主调不同,对眼睛及心理作用也不同,故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和感情影响。色彩和人的主观反映的联系是人们在长期的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如:红色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千米这外也能看见,所以常用作醒目的标志。不同色彩的光学属性用于视觉而产生不同的感受,进而在生活中衍生出一定的象征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从认识色彩,本能的喜欢某种色彩,到成色彩学理论而能动地应用色彩。色彩在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比如服饰,色彩浓艳或朴实,要求能体现个人的身份地位。在茶艺背景中,为体现不同风格茶艺也要求不同的色调,如:古代朝廷茶宴,则要“罗玳宴,展瑶席,……宫女濒,泛浓华”,在皇宝的豪华浓艳,金光显耀;另一类有如文徵明《品茶图》中题:“碧山深处绝纤埃,面面轩窗对山开。谷雨乍遇茶事好,鼎汤初沸有朋来。”大自然青山碧野,窗几明净,深处碧山的举目皆绿让人感到一种祥和与希望,所以和宫廷茶艺要求色调就不同。在茶艺背景中,为了突出主题,要求依据色彩的基本功能而选用不同的色彩,使背景能和茶艺风格相吻合,并起渲染衬托作用。

2. 书法和绘画的艺术表现形式
  “书画同源”,在用笔、布局和意蕴方面,书法和传统的中国画有许多相似之处。在中华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氛围中,它们着力表现中国人的审美意识和茶艺等各类艺术,仿佛是一簇簇根植于神州大地的春兰秋菊,透散出世界上别的民族所不能具有的中国情调。
  源于象形的汉字,其功能是多元的,作为信息符号,它是中国人表达思想的载体。历代遗留下来的诗、词赋,大大丰富了茶文化的内容。茶艺作为一门艺术,表现在茶与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的结缘。另外,从书法角度看,它又是一种富于独特审美情趣的艺术,可视为抽象派的鼻祖和极致。著名的“三癸亭”就是茶诗和书法的合璧。还有历代文人墨客如颜真卿、唐寅、文徵明、郑板桥等以书家特有的艺术气质,来表达茶性的真、善、美。
  在书体发展的历史上,形成了篆、隶、草、楷、行五体,它们展示种种曲直运动的空间构造,表达了种种形体姿态,情感意兴和气势力量,不同的书体有各种不同的艺术作用力。见表3。所以在茶艺背景中,选用适当的书法表现用以表达不同的精神审美情趣。
  而讲究“气韵生动”,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中国传统绘画,不固定在一个视角,或是逼真,或是追求意境,重在理解自然而非再现自然。中国历代画人自觉地将哲学、文学和美学思想加以统一,形成多样的表现方法。见表4。如南宋刘松年的《卢仝烹茶图》,描绘几个文人于野外与山石、竹丛相伴,月下品茶的情景。图中表现了茶人们内心的感受与快乐,含义深刻。
  茶艺作为一门追求较高的审美情趣的艺术,茶艺背景在其中起重要作用。书画和绘画在背景中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意境深远的作用。书法和绘画的内容要求能与茶艺风格相协调,同时它们的艺术表现形式也要示能适合背景对主题的衬托渲染。
    另外,传统茶艺背景在选择创造中讲求组合后的协调,并不强调各影响因子的一统。同是书法上的行草,文人茶与禅师茶在内容上就有很大的差别,如“美酒千杯难成知己,清茶一盏也能醉人”和“茶禅一味”所营造的氛围大不相同,一种是潇洒风雅;一种是神秘高深。绘画的内容在背景中是起着较大的作用。总之,背景的创造讲究总体协调,并不是叠加单一的效果。

三、 现代茶艺的类型与特色及茶艺背景的应用

  随着现代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传统的茶文化有着很大的变化,形式也较为丰富。现代人在具有较高物质享受的基础上,追求着一种高品位的精神文化需求,所以各类茶事活动、茶艺表演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故茶艺背景,因茶文化的发展,茶艺风格及其作用的不断演变,也有很大变化。如服饰、器具、摆设等都有较大差别。此外,由于茶艺类型风格的增多,见表6,茶艺背景也趋于多样化,对背景的认识及创造因人因事而异,故较难整齐划一,现就几类茶艺及其背景提出自己看法:

1.休闲型茶艺
  休闲型的茶艺不再是借茶喻世,借茶抒情,借茶言志,而更常见是作为一种生活习惯、保健、联谊、礼仪等。这种风格特点,使其背景较为多样化,或是传统,或是现代,或是两者兼而有之。对于茶几摆设,有的是宽敞的大圆桌、方桌;有的是日式的“榻榻米”,席地而坐,亲临体味邻国的饮茶风情。服饰是现代的材料,样式仿古或是现代装饰。乐曲有古乐、现代的民族歌曲、现代的通俗歌曲和外国乐曲等,旋律舒缓,让友情慢慢流动,谈兴徐徐舒张;曲调低沉,创造一种平和、友好、宽松的氛围。另外,再配上园林植物、插花。总体色彩基调趋于冷调,体现一种轻松、宁静、淡雅的风格,书法内容多是与茶有关的茶诗、茶歌等,一般用行书、草书表现,绘画不单是传统国画,还是油画等西洋画。

2.表演型茶艺
  表演型茶艺取材于历史上,生活中的茶俗、茶礼、茶艺或茶道,经过加工、提炼、再现。因此,不同的茶艺类型所表现的主题、内容以及风格都有差异。表演型茶艺背景有着浓厚的传统特色,其中的民族型背景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以民族风情为背景;宫廷型则古香古色、富丽堂皇;寺院型又是古朴超然等。表演型是传统茶艺的继承和发展,在舞台上再现,故背景是在传统茶艺背景基础上又有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生活和舞台上的差异。作为舞台,其一为表演背景 ,其二为宣传媒介;舞台上的背景只是生活的局部再现,所以强调主体景物的重点表现,取材于生活以是升到一种艺术的高度。

    适合大学生的表演型茶艺,应提倡一种科普型茶艺,既是弘扬茶文化精华,以茶养廉,反对奢靡之风,传播茶礼,创造宽松的人际关系,又是结合时政,以小见大,体现当代大学生的形象。故背景要求朴素大方,自然得体,色彩清幽淡雅等。
  茶文化和酒文化不同,酒性如火、热情、恣纵、不够平和含蓄;茶性如水,清雅、内敛、而能内含博大、更贴近东方人的性格,所以茶文化能在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放射出耀眼光芒,而今又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人们面前。千余年的探索,茶事已经成为一门艺术,进入文化范畴,它以诗词、绘画、书法、歌舞、戏曲等多种文化形式,表现出其艺术的魅力。它包融哲学、经济、历史、宗教、民俗礼仪、旅游、科研、教育、医学、园艺、食品、陶瓷等诸多方面的文化,即有深邃的内涵,又有广阔的外缘。所以从文化的角度,用美学艺术的眼光去追求茶艺中美的享受,讲究探索茶艺背景和茶艺风格一致,分析茶艺背景的影响因子,达到形式和精神的完美结合,茶才具有生生不息延绵几千年的生命力。

 
11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 责任编辑:中华茶派网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点茶”“点汤”三义 下一篇中华茶艺概念诠释

论坛推荐图文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