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自古就有饮茶的习惯。唐代著名诗人陆羽曾写了一本《茶经》,对茶的品种、烹制方法,以及使用的茶具等均作了详细的描述。古人饮茶多用陶壶、铁罐煮制,或用锡壶、银壶用滚水泡就,然以上述方法制出的茶水,其味道均不如人意。自明代正德年间起,江苏宜兴人用当地盛产的优质陶土制出了紫砂壶,用此壶沏茶,不仅茶的质、味不易变化,色香味也能持久,且其味更香、更醇,并不失却原味,因而日益受到饮茶者的普遍欢迎。
宜兴陶土,细腻精致,可塑性强,用它制作的器皿造型很多。如花盆、水仙盆、人物、动物、树桩、根艺……千变万化,种类繁多。自明、清两代以来,由于文人雅士的参与,将中国传统的绘画、文学、书法、金石篆刻诸艺术与紫砂壶造型结合起来,融会其间,再经各时代的艺术大师、能工巧匠各自发挥,精心制作,终将紫砂壶工艺推上一个巅峰时期。然用其所制之壶面世后,即受社会肯定,终成其主要产品。 紫砂壶深得人们喜爱,是因它所备优点很多。其一,惟紫砂壶能独发茶之色、香、味,用于泡茶,不会失却原味。其二,紫砂壶使用愈久,即使不放茶叶,将空壶注入沸水,也会发出醇郁芬芳的茶香。这是因为紫砂壶具有多孔性,器壁能吸收茶汁,时日一久,茶汁积成“茶锈”,经沸水冲泡,“茶锈”就自然散发茶香。其三,紫砂壶久用其色泽必生光明,“自发暗然之光,人手可鉴。”就像玩玉之人,每天盘玉,久之其玉必盘出光泽,深为藏家喜爱。此为“养壶”是也,凡饮茶者均乐善此道。其四,它具有耐冷热急变性和较低的热传导性等特点,使得沸水注入而不开裂,提携不烫手,保温效果好。正由于以上诸多优点,吸引众多爱壶人士青睐。尤其是在日益繁忙的工商社会中,有愈来愈多的人把闲情逸致倾注于壶,期待它日益温润明亮。每每三五好友结伴,既可畅谈又可养壶;寓艺术于人情之中,此乃最合乎中国人的中庸之道,是最亲切可喜的“生活艺术”。同时,文人雅士品茗养壶别有风味,乡村野夫一样可以结伴饮茶养壶,各得其乐是“艺术无贵贱”的最佳实证。
紫砂壶随着历史演变,其造型也有所不同。明末清初,为筋纹形期;清代中期为自然形期;清末至民国,为几何形期。根据其造型,基本上可鉴定出其生产年代。紫砂壶自面世以来,各朝代均有大师级制壶高手诞生。如明代的供春、时大彬、元畅、惠孟臣、欧正春、李茂林等;清代的代表人物为陈曼生、杨彭年等;民国时期代表人物为王寅生、顾景舟等。作为紫砂壶之收藏,当以名家所制,以古朴、典雅、精美者为上。制作时间久远,则收藏意义更大。旧制紫砂壶,体重而色紫,外体光亮润泽,所留款识均为阳文印制。而新制之壶,则体轻色黄,性糟无光,即使有光亮,也是用川蜡烫出来的,所留款识多为阴文刻制。以上要点,在购壶时应牢记之。
笔者常饮茶,亦喜玩壶。在所藏数十把旧制紫砂壶中,有一把小壶最为我钟爱。说它小,是因它的容量不足一百毫升,将它置于掌心,还不及一只鸡蛋大。说它名贵,是因它为明代末年紫砂壶大师惠孟臣所制之“一滴壶”是也。
惠孟臣,江苏宜兴人,明代天启年间继时大彬之后的著名紫砂大师,以善制小壶蜚名中外。其制大壶深朴大度,小壶则精妙简拙,线条流畅,一般没有纹饰。所谓“水平壶”、“梨形壶”、“折腹壶”均为其代表佳作。本人所藏这只“一滴壶”亦称“水平壶”。此壶仅高4.5厘米,口径为3厘米,腹径为5.5厘米,底径为3厘米。珠状纽,梨式壶身,口盖密合,浑然一体。全器光素无华、胎泥精细,呈猪肝深红色,其表面泛现包浆的自然光泽,壶底戳“荆溪惠孟臣制”纂书阳文六字款。经专家认定,该款识为“孟臣壶”驰名商标是也。此壶容量小,流口亦短小,加之茶汁通过紫砂微孔溶在包浆之内抑制了倒茶水的流速,其茶水也就只能一滴一滴地从小流口滴出。这大概就是“一滴壶”之名的来由吧!说它又名“水平壶”,是因它小巧玲珑,置于掌心把玩,韵味独具,逗人喜爱。壶小容量亦小,壶内又得盛满茶叶,仅用开水冲泡,茶汁难以流出,故需将小壶置于装盛沸水的碗内,不时浇淋,使壶内之茶叶出味出汁;实为啜饮功夫茶而特制的茗具逸品是也。这种漂浮于热水之中的微型小壶,亦被称之为“水平壶”。
对于此壶的功用,笔者除有以上见解外另有一设想,那就是文人雅士权把它当做文房数宝中的“水滴”之用。试想,在写诗作画之时,在快要干竭的墨汁中用此小壶滴上几小滴带茶香味的汁液,那写出的诗,作出的画,必散发出淡雅的清香。那滋味,那情调,真像寒冬里绽开的腊梅,让你回味无穷。不信,你就试试看吧!反正,我是深有体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