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武夷茶艺
随着旅游业不断发展,单纯的山水自然之游已不再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文化旅游的概念应运而生。武夷山是文化、自然双绝人寰的旅游胜地,市政府开始在文化旅游上大做文章,1993年成立市艺术团,属行政事业单位,定编35人,广招艺术人才,主打招牌是茶艺、茶歌舞。文化部门在挖掘整理古茶艺的基础上,创编出三套极富武夷地方特色的茶艺表演形式:①古朴典雅的二十七道武夷茶艺;②平和清寂的僧道禅茶茶艺;③揉欧式午茶与武夷民趣一体的红茶茶艺。此三种茶艺以武夷茶艺最具代表性,其揉观赏性与艺术性于之一体,为武夷茶文化艺术的新兴表现形式,共有二十七道表演程序,如下:
(1) 恭请上座:客在上位,主人或侍茶者沏茶、把壶泡茶、斟茶待客。
(2) 焚香静气:焚点擅香,造就幽静,平和气氛。
(3) 丝竹和鸣:轻奏古典民乐,使品茶者进入品茶的精神境界。
(4) 叶嘉酬宾:出示武夷茶让客人观赏。叶嘉即宋苏东坡用拟人笔法之岩
茶代称,意为茶叶嘉美。
(5) 活煮山泉:泡茶用山溪泉水为上,用活火煮到初沸为宜。
(6) 孟臣沐霖:即烫洗茶壶。孟臣是明代紫砂壶制作家,后人把名茶壶喻为孟臣。
(7) 乌龙入宫:把乌龙茶放入紫砂壶内。
(8) 悬壶高冲:把盛开水的长嘴壶提高冲水,高冲可使茶叶翻动。
(9) 春风拂面:用壶盖轻轻刮去表面泡沫,使茶叶清新洁净。
(10)重洗仙颜:用开水浇淋茶壶,既洗净壶外表,又提高壶温。“重洗仙颜”为武夷山云窝一石刻。
(11)若琛出浴:即烫洗茶杯。若琛为清初人,以善制茶杯而出名,后人
把名贵茶杯喻为若琛。
(12)游山玩水:将茶壶底沿茶盘边缘旋转一圈,以括去壶底之水,防其滴入杯中。
(13)关公巡城:依次来回往各杯斟茶水。
(14)韩信点兵:壶中茶水剩少许后,则往各杯点斟茶水。
(15)三龙护鼎:即用拇指、食指扶杯,中指顶杯,此法既稳当又雅观。
(16)鉴赏三色:认真观看茶水在杯里上中下的三种颜色。
(17)喜闻幽香:即嗅闻岩茶的香味。
(18)初品奇茗:观色、闻香后,开始品茶味。
(19)再斟兰芷:即斟第二道茶。“兰芷”泛指岩茶。宋范仲淹诗有“斗茶香兮薄兰芷”之句。
(20)品啜甘露:细致地品尝岩茶,“甘露”泛指岩茶。
(21)三斟石乳:即斟三道茶。“石乳”是元代岩茶之名。
(22)领略岩韵:即慢慢地领悟岩茶的韵味。
(23)敬献茶点:奉上品茶之点心。
(24)自斟漫饮:任客人自斟自饮,尝用茶点,进一步领略情趣。
(25)欣赏歌舞:茶歌舞大多取材于武夷茶民的活动。三五朋友品茶则吟诗唱和、谈古论今。
(26)游龙戏水:选一条索紧致的干茶放入杯中,斟满茶水,仿若乌龙在戏水。
(27)尽杯谢茶:起身喝尽杯中之茶,以谢山人栽制佳茗的恩典。
(二)武夷茶歌舞
清代董天工所著《武夷山志》中收有明人吴拭的一段记述“山中采茶歌,凄哀清婉,韵态悠长,每一声从云际飘来,未尝不潸然坠泪,吴歌未能便动人如此也。”清初查慎行《武夷采茶词》中写道“手挽都篮漫自夸,曾蒙八饼赐天家,酒狂去后诗名在,留与山人唱采茶”。可见明末清初时,武夷茶歌就开始在民间传唱,脍炙人口。《中国歌谣集成·福建卷》中收有武夷民间茶歌30余首,多为四五拍结构,承袭汉魏古风,吟诵劳作甘苦,词风纯朴生动,感人至深。近年来,市政府陆续邀请名家专家深入武夷采风,本市创作人员也积极收集整理,创作了大量的茶歌舞节目。如有表现武夷茶制作工艺过程的《捡茶女》、《采茶》、《揉茶》等;有表现品饮武夷茶之趣的《品茶》、《醉茶》,表现神话祭祀民俗的《大红袍》、《喊山》、《刀茶舞》、《采茶扑蝶》、《大王与玉女》,以及再现武夷先祖率领山民开山辟海,建设武夷的《武夷魂》、《祭茶》、《九曲欢歌》等舞蹈节目;田歌、安静、阎肃等名家陆续创编歌百余首,《武夷敞怀迎嘉宾》、《敬你一杯武夷茶》、《中国茶·武夷茶》等佳作名曲,已广为传唱。
如今,“武夷星”艺术团带着这些饱汲武夷茶之品韵、清新脱俗的茶艺茶歌舞节目走遍了北京、上海、西安、武汉、广州、深圳等国内各大城市,相继接待了李鹏、朱镕基、杨尚昆、乔石、李瑞环、李岚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荷兰女王、联合国官员、各国大使等政要,并出访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以其最具民族性的艺术特点衍生为最具世界性的中国民间艺术奇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