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发展,名山名水已成为多数人们为之向往的地方。三峡地区不仅有人们向往的名山名水,更有与名山名水相配套的名茶名诗,为此笔者选录一二,略作说明,奉献给众多喜欢三峡的游客。
1、关于茶区的地位:三峡茶区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这一点我们从欧阳修的诗文可以得到证实。欧阳修说:“春秋楚国西偏境,陆羽《茶经》第一州。”众所周知,欧阳修是宋代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其实他还是一个茶学专家,以如椽之笔,写下了许多论茶的文字,《夷陵书事寄谢三舍人》是其中之一。夷陵(现今的宜昌县)位于三峡西陵峡段,春秋时属于楚国,地理位置是在楚国西部,所以欧阳修的“春秋楚国西偏境,陆羽《茶经》第一州”的这两句,首先说明的是夷陵地理位置。
诗中提到的《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学著作,由茶圣陆羽于公元758年前后写成。由于早期陆羽茶事活动在三峡颇多,所以《茶经》中描述茶是我国南方最珍贵的常绿树,树的高度由一尺、二尺,直到数十尺。三峡一带,有主干粗到两人合抱的茶树,砍下枝条,才能采摘茶叶。同时《茶经》也讲:“山南,以峡州上,襄州、荆州次,衡州下,金州、梁州又下。”山南,唐道名,自重庆市到湖南岳阳之间的长江以北地区。峡州指的是远安、宜都、夷陵三县生茶的山谷,襄州指郧县山谷,荆州指江陵县山谷,衡州、金州、梁州依次是指长江以东地区。《茶经》的意思是说:山南茶区,茶以峡州的品质最好,襄州、荆州的品质较次,衡州的品质差,金州、梁州的品质更差。从这个意义上讲,欧阳修的“春秋楚国西偏境,陆羽《茶经》第一州”,又不仅仅是对夷陵地理位置的一般阐述,更有可能是对夷陵,乃至三峡茶的历史地位的充分肯定,字里行间充满了激情,表达了他虽贬谪夷陵,但在“陆羽《茶经》第一州”任职期间的乐趣与自豪。
2、关于茶叶的品质:三峡地区多产名茶,唐代李肇在《国史补》卷下略有罗列:“风俗贵茶,茶之名品益众……峡州有碧涧、明月、芳蕊、茱萸簝。”所以古之文人中赞扬三峡茶的艺文特别多。如唐代郑谷所作的《峡中尝茶》、南宋诗人陆游《三峡歌并序》等。其中对某个茶的最典型、最系统的颂扬,要算唐代诗人李白的《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并序》,清代金田的《鹿苑茶》,诗中评价的是属于三峡地区的当阳玉泉仙人掌茶,以及远安鹿苑茶。
在《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并序》中,李白是结合自己听介绍,以及自己的切身感受所作,全诗为:“常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如白鸦,倒悬清溪月。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宗英乃禅伯,投赠有佳篇。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朝坐有馀兴,长吟播诸天。”诗中的仙人掌茶,是为李白的侄僧中孚云游至金陵,偶遇李白时奉送,中孚系湖北当阳玉泉寺和尚,仙人掌茶产于寺庙所在地的玉泉山,而仙人掌茶也是名茶入诗最早的诗篇,“一杯唯李白兴”,正是李白在这首诗中用雄奇豪放的诗句,把仙人掌茶的出处、品质、功效等作了详实的描述,特别是对玉泉仙人掌茶的独特造型及优异品质给予的充分肯定,因而该诗成为我国最珍贵的历史资料和咏茶名篇之一。
由清代诗人金田针对鹿苑茶所作的诗文,原文是“山精石液口超群,一种馨香满面熏。不但清心明目好,参禅能伏睡魔军。”意思是说来自大自然的精液,制作特别,色香味俱佳的鹿苑茶,饮用以后能使人清心明目,驱除睡魔,特别对于参禅具有裨益。三峡地区民间有句俗话,即“青溪寺的水,鹿苑寺的茶,玉泉寺的塔,宝华寺的香”,说明在此四大寺庙里,水茶塔香是各自的特色,而别有风味的茶则是鹿苑寺的特色。
3、关于饮茶的用水:三峡自古有名茶,有名水,三峡水、丹泉井、香溪、虾蟆碚等都属于古代名水。如今地处西陵峡石牌风景区内的虾蟆碚,水质好,宜煎茶,属于唐宋名泉,为多名茶水专家认定。唐代张又新《煎茶水记》说:“峡州扇子山下,有石突然,泄水独清冷,状如龟形,俗云虾蟆口水,第四。”宋代祝穆《方舆胜览·峡州》亦载:“虾蟆碚在夷陵县之南,凡出蜀者必酌水以瀹茗,陆羽第其品为第四。”不仅如此,黄庭坚、苏轼、陆游、范成大等在路过此地时,也均留下有关诗文,如陆游《虾蟆碚》诗云:“巴东峡里最初峡,天下泉中第四泉。”北宋欧阳修描述虾蟆碚:“石溜吐阴崖,泉声满空谷。能邀弄泉客,系舸留岩腹。阴精分月窟,水味标《茶录》。共约试春芽,枪旗几时绿。”在这里,作者把虾蟆碚与明月联系起来,既表明虾蟆碚水质好,宜煎茶的特点,又流露出作者欲早日品尝用此水煎泡新茶的迫切心情。北宋苏轼在《寄周安孺茶》长诗中,概述了茶的历史、名茶、茶叶的采制、贮藏以及品尝等方面的情况,同样提到虾蟆碚泉水,“蟆碚顷曾尝,瓶罂走僮仆。”把中冷、康王谷、蟆碚均摆在最宜沏茶的名泉系列。虾蟆碚作为煎茶名泉,不止是在唐宋,唐宋以后当人们在品茶议论茶水时也常有提及,如清代钱林的《十二碚下汲泉煮茗歌》中,就有“虾蟆碚下飞擢行,吻渴无奈秋江清。”
三峡优质茶水一直处在不断的认识、认定之中。陆游有一首《三游洞前岩下小潭水甚奇取以煎茶》,诗曰:“苔径芒鞋滑不妨,潭边聊得据胡床。岩空倒看峰峦影,磵远中含药草香。汲取满瓶牛乳白,分流触石珮声长。囊中日铸传天下,不是名泉不合尝。”三游洞前岩下小潭,据称是唐代白居易与其弟白行简及诗人元稹等三人首探三游洞时,意外发现的一眼清泉。陆游被任命为夔州(治今四川奉节)通判,1170年10月8日,陆游在赴蜀途中,慕名至此取泉水煎茶,其味妙不可言,并因此激起诗兴,挥笔题此诗于岩壁上,后人随即摩刻,小潭后取名“陆游泉”。此诗是对该小潭潭水的赞美,也体现了名人名水的特殊联系。
4、关于茶事的活动:三峡地形复杂,气候适宜,随处可见茶树,家家有自己的茶园,焙茶、采茶、制茶是农家全年生产活动的重要内容,这一点在古时文人的诗文也有反映。明代杨慎所作的《竹枝歌》,全诗为:“最高峰顶有人家,冬种蔓青春采茶,长笑江头来往客,冷风寒雨夜天涯。”此诗讲的是巫山县巫峡古时农家的生产情况,其中前两句是说巫峡附近的山上亦有人居住着,他们在那里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种蔬菜(蔓青)和种茶并采制茶叶,后两句是说长江中的船只日夜往来不断。尽管诗文不长,但却生动地展示了当时人们的那种封闭、宁静的田园生活风貌。
三峡地区的人民以自己的勤劳,不仅推动了峡区的种茶、制茶和饮茶的发展,借此作为自身生存发展的一个途径,而且他们把这一切实践加以总结提升,形成一定的茶文化氛围,以满足自身的精神生活消费的需要,茶歌便是这样一种精神产品。随着茶叶生产的扩大,生产茶叶成为有规模、经常性的农作,而采茶几乎要占茶叶生产全程劳工的1/2~2/3,古代茶叶生产的这种特点,给采茶歌的形成提供了强烈的社会需求。三峡各地都有着不同内容的采茶歌,采茶歌的传唱从采茶季节,以致于发展到各种劳动场合。人们喜欢自己的采茶歌,熟悉自己的采茶歌,因而就有了《西陵竹枝词》中的“竹枝歌继采茶歌”;就有了《长阳竹枝词》中的“灯火元宵三五家,村里迓鼓也喧哗。他家纵有荷花曲,不及侬家唱采茶。”从这些诗词中我们不难看出,乡村农人自娱自乐的热闹场面,乡村农家对适合自身口味的采茶歌的钟爱程度。
我在《三峡茶文化研究》一文中曾提出:文化从其本质上说,是为一种(或一地、一国等)生活习惯的反映。当然对这里的生活的理解是属于全方位的,而不应该是狭隘的,茶文化就是这样一种与茶相关联的生活习惯的反映。这也就是说,有关三峡茶诗文乃至茶文化的出现与这一地区的生活习惯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把握住这一点,我们研读三峡茶诗文,不仅对于了解三峡茶文化的实质,而且对于领会三峡大文化的深刻内涵都是有帮助的。(作者:宜昌职业技术学院--龚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