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喝酥油茶,觉得味道怪怪的,在盛情难却之下,硬着头皮喝了一大碗,全身燥热得不行。好在是冬天,很舒服。我的这个朋友有在家里用酥油茶来招待客人的习惯。
看到朋友拿出那个打酥油茶的家伙,觉得很有意思。这个东西居然跟普洱茶发生关系,真的始料未及。朋友告诉我,年轻时候他在中甸当兵,别的本事没有学得,单是学会了打酥油茶。他先是用一只足足装得下一公升水的巨型陶罐煨茶,抓一大把散茶放进去,然后把茶罐放在火炉上炕。吸引我的是那个大茶罐,这个东西真是土得掉渣,造型古拙,却生动无比,似乎并不是出自成人之手,像是一个顽童的恶作剧。它是扁的,矮下去,再继续矮下去,再下去一点,再往左一点,再往右一点,再轻一点,再重一点,最后,它成了一个胖乎乎、圆敦敦的东西,就像是一个一次性怀上了双胞胎的侏儒孕妇。
这个茶罐无规则,表面光滑,一些地方凸出来,一些地方又凹下去,不讲道理,所依据是人类无法抵达因而也就无法遵循的某种原则。茶香开始弥漫,从那个不圆不方不三不四的茶罐的肚子里。我的上颚受到刺激,那种叫做"津"的液体分泌。炕茶是芬芳的,绑架着火炭的气息。一遇上冷空气,那些活跃的携带着香味的小分子纷纷跌落在地,摔断了它们的小腿。但还是有一些为我的嗅觉所捕捉。直到很多年以后,它们仍然在我记忆里定居。比如,现在我竭尽全力那它们串成一串词语的珠宝,以丰富普洱茶家族隐秘的大词典。
嗅到茶叶在火上因经受蕉熬而散发出来的香味,我的口水环绕着烧得通红的舌苔。那个男子玩弄那个东西,就像是一个恋物癖患者。他左右来回地摇晃它,料想茶叶里外都熟透,正等待着无名之水的进入。他说,差不多了,于是就把水注入,那水立即滚沸。
把酥油先倒进那个圆筒里,然后才是经过过滤后的乌黑的茶水。然后才是各种主要是用来提味和增加营养的食物。云南人制作酥油茶的方法不尽相同。有往里面放核桃粉的,有往里面放倒碎的松仁的,有的则是花生、松茸、鸡蛋、牛干巴、虫草,还有在里面加入味精、胡椒粉、小米辣的。但不管放进一些什么,盐一般都少不了。
我的朋友在里面加入一些倒碎的花生,一两个鸡蛋,一点松茸,一些罂粟的子粒。还有几种我叫不上名字的珍贵药材。他把所有这些东西连同酥油和茶叶的汤汁混合,启动了活塞。圆筒里发出咕噜咕噜的响声。在圆筒里,所有的东西在酥油和茶叶的名义下暗无天日,被强迫着互相发生关系,最后酥油茶诞生了。
喝酥油茶也不是用杯子喝,而是用土碗。浓稠的液体,呈现为褐色和乳白色,看起来很古怪,色咪咪,香喷喷。舌头知道香味来源的秘密管道。但也未必。比如我,就分辨不出几种神秘的香味来自何处,那是药材。看来里面是有虫草的,那种寄生于植物和动物两界的奇怪的生物。
一般而言,酥油茶只是一种液态的食品,还不能称之为茶。茶只是一种中和物。酥油茶,即使是很普通的制作方法,也与"品茗"这一符号根深蒂固的传统指向背道而驰。所有关于茶叶的经典都专注于这种植物的清神醒脑作用,顺便也用于解毒和治病。但酥油茶,为的是提供人体所需的热量,抵御寒冷,补充营养。它把饮用者朝着火坑狠狠地推了一把。
帖士:
酥油茶是纳西族和藏民的最爱,他们中的许多人一天都离不开酥油茶。从某程度上来说,藏民对茶的依赖促进了茶马古道的昌荣。酥油其实是牛、羊奶的变种,牛、羊奶提炼到一定程度就成了酥油。用这种酥油煮茶称为酥油茶,要说明的是酥油还有其他许多用途。许多纳西朋友把煮好的酥油茶装进竹桶里,随身携带,想喝就取下来喝一口。
哪,什么时候喝酥油茶呢?寒冷的时候喝一口,驱寒;吃肉的时候喝一口,去腻;饥饿的时候喝一口,充饥;困乏的时候喝一口,解乏;瞌睡的时候喝一口,醒脑;出行的时候喝一口,吉利;遇到土匪的时候喝一口,壮胆;回到家的时候喝一口,安慰……
现在你明白为什么马帮大部分时间只运输普洱茶了吧?中国西部人民早就明白这些了。茶叶在西部许多地方跟米盐一样是生活必须品。
大西洋彼岸的美国独立战争,竟然是由看似很小的"波士顿茶叶事件"引发的。在美国,由于饮茶的普及,美国茶叶年销量由十年前的十多亿美元猛增至四十多亿美元,饮茶成了美国人的日常风尚。后来因为英国政府强行征收茶叶的反倾销课税,引发了著名的美国独立战争。从这个意义上,马帮运输茶叶过程中那些捍卫战和波士顿茶叶事件一样,都是为了尊严而战,这样的民生思想,将永远都是人类的财富,并不会因为茶马古道的消失而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