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家族聚会没有哄来涌去,就是大家一起去喝了茶。
大年初一,到了古色古香的茶室。几十口人的家族,将夹层里的中间一溜包房全部包下,觉得很有传统的中国年的味道。
宽敞的大厅两边摆着各种水果干果蜜饯冷盆和小吃,小孩子们等不及地指指点点,也不用什么盆子,跟在服务员屁股后头,取了吃的东西就跑开,大人们则端了托盘,一边忙不迭地“阿姐”“爷叔”“舅公”“好婆”打招呼,一边忙着挑选食物。坐在茶室大厅的八仙桌旁四处张望,看着众多的亲戚上上下下,串龙灯般地走动,感觉就像在电影小说中描述的那种大家庭的场景里一样。
随意吃随意坐随意聊,包房里的人口组合也在随意地变,在一号打80分的,不一会可能在五号下围棋,在三号胡吃狂侃的可能半小时后在六号里安静看书,两号里刚陪老太太吃了汤圆,可能又跑去四号同夫人共吃一碗炒面。只有最里面的包房不变,那是几个七八十岁的老长辈在聊天,本来我是想进去挖一些阿姨娘舅的糗事,只是他们聊了一小时半还刚聊到1939年,这进程也忒慢了!刚转身滑脚却被一个幼中班的小男生生拉硬拽到走廊上,和他的外公爷叔一起下一个什么房产的飞行棋,小不点有点赖皮却算不清账,一笔笔糊涂账让大人笑得东倒西歪。老公则在大姨授意下,伙同几个已成家的表兄妹们和小姨围攻挑剔的表弟,从他的择偶观到人生观,又批又挖又瞎缠,说得表弟神情呆滞,汗流浃背。最敬业的算是小姨夫,先是拿着手提电脑为每个包间轮番播放在美国的小孙女最新录像,后又拿着相机认真采撷家族过年花絮。
晚间,在飘飞的雪花中离开,回望身后窗檩里投出的红色,不知为什么,就想起了某些个寒冷的春节旅行,一些不知名的乡村,那门上飘着的红红对联,家家敞开着的大门,还有迎着陌生的我们的喜悦微笑。
想这茶室里的年,能讨我这老逃年的喜欢,也算是不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