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主要分布在我国西藏,在云南、四川、青海、甘肃等省的部分地区也在居住。这里地势高亢,有“世界屋脊”之称,空气稀薄,气候高寒干旱,他们以放牧或种旱地作物为生,当地蔬菜瓜果很少,常年以奶肉、糌粑为主食。“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茶成了当地人们补充营养的主要来源,喝酥油茶便成了如同吃饭一样重要。 藏族饮茶,有喝清茶的,有喝奶茶的,也有喝酥油茶的,名目较多,喝得最普遍的还是酥油茶。藏族酥油茶是一种在茶汤中加入酥油等佐料经特殊方法加工而成的茶汤,藏语为“恰苏玛”,意思是搅动的茶,并加有多种食物经混合而成的液体饮料,滋味多样,喝起来咸里透香,甘中有甜,它既可暖身御寒,又能补充营养。所谓酥油,就是把牛奶或羊奶煮沸,用勺搅拌,倒入竹桶内,冷却后凝结在溶液表面的一层脂肪。至于茶叶,一般选用的是紧压茶类中的普洱茶、金尖等。酥油茶的加工方法比较讲究,一般先用锅子烧水,待水煮沸后,再用刀子把紧压茶捣碎,放入沸水中煮,约半小时左右,待茶汁浸出后,滤去茶叶,把茶汁装进长圆柱形的打茶桶内。与此同时,有另一口锅煮牛奶,一直煮到表面凝结一层酥油时,把它倒入盛有茶汤的打茶筒内,再放上适量的盐和糖。这时,盖住打茶筒,用手把住直立茶筒并上下移动的长棒,不断捶打。直到筒内声音从“咣铛、咣铛”变成“嚓咿、嚓咿”时,茶、酥油、盐、糖等即混为一体,酥油茶就打好了。
打酥油茶用的茶筒,多为铜质,甚至有用银制的。而盛酥油茶用的茶具,多为银质,甚至还有用黄金加工而成的。茶碗虽以木碗为多,但常常是用金、银或铜镶嵌而成。更有甚者,有用翡翠制成的,这种华丽而又昂贵的茶具,常被看作是传家之宝。而这些不同等级的茶具,又是人们财产拥有程度的标志。
酥油茶是藏民必备待客饮料,而且敬酥油茶是藏族最郑重的礼节之一。喝酥油茶是很讲究礼节的,宾客上门入座后,主妇立即会奉上糌粑,这是一种炒熟的青稞粉和茶汁调制成的粉糊,也是捏成团子状的。随后,再分别递上一只茶碗,主妇很有礼貌的按辈份大小,先长后幼,向众宾客倒上酥油茶,再热情地邀请大家用茶。这时,主客一边喝酥油茶,一边吃糌粑,这种不可多见的饮茶风俗,对多数人而言,有别开生面之感。不过,按当地的习惯,客人喝酥油茶时,不能端碗一喝而光,这种狼吞虎咽的喝茶方式,被认为是不礼貌、不文明的。一般每喝一碗茶,都要留下少许,这被看作是对主妇打茶手艺不凡的一种赞许,这时,主妇早已心领神会,又来斟满。如此二三巡后,客人觉得不想再喝了,就把剩下的少许的茶汤有礼貌地泼在地上,表示酥油茶已喝饱了,当然主妇也不再劝喝了.
据说,酥油茶与一个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联系在一起。在很久以前,一河之隔的两座山上,一对青年男女在放牧中遥相歌唱结为同心,男的叫文顿巴,女的叫美梅措。他们的相爱遇到了凶恶的女土司反对,她指使打手用毒箭射死了年轻英俊的文顿巴。善良美丽的美梅措悲痛万分,在焚烧文顿巴时,她冲到他身边一起化为灰烬。狠毒的女土司知道后,又下令将他们的骨灰分开埋葬。可是第二年在埋骨灰的地方长出了两棵树,枝桠相抱,象征着他们永恒的爱情。女土司得之后,又生毒计,命人将树砍了。于是他们又变成一对比翼双飞的鸟儿,一个乘祥云来到藏北变为白花花的盐,一个腾飞到“西藏江南”变为嫩绿的茶林。每当人们喝酥油茶时,便会想起这对生死不离的情侣。
由于藏族喝酥油茶有着比其他民族喝茶更为重要的作用,所以,不论男女老少,达到人人皆饮的程度,很多人家把茶壶放在炉上,终日熬煮,以便随取随喝。当地有一种风俗,当喇嘛祭祀时,虔诚的教徒要敬茶,有钱的富庶要施茶。他们认为,这是“积德”、“行善”。所以,在西藏一些大的喇嘛寺里,往往备有一个特大的茶锅,锅口直径达1.5米以上,可容茶水数担,在朝拜时煮水熬茶,供香客取喝,算是佛门的一种施舍。在男婚女嫁时,藏族朋友视茶为珍贵礼品,它象征婚姻美满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