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前,台湾中华茶文化学会创会理事长范增平以台湾茶界代表的身份,首次将“茶艺”一词引入大陆,成为首位在大陆公开演讲和表演茶艺的特使。而他大陆之行的首站便是上海,那里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因此,当他见到赴台参加学术交流的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日语系主任陆留弟教授时,竟有相见恨晚之感。
在近7个小时的品茗恳谈过程中,陆教授流露出了他对当前茶界关于“茶艺”、“茶道”与“茶文化”界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之现象的担忧之情,范老师则旁征博引,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以历史、哲学的视角对这三个概念的含义以及来龙去脉进行了全新解读。
志同道合的两位学者侃侃而谈,妙语连珠。他们的对话,充满了睿智,也体现出了他们对中华茶文化的独到见地。
陆:您认为茶艺与茶道有区别吗?
范:茶道与茶艺是“体”和“用”的关系,可以用方法论来清楚区别。“道”是无形的,看不到、摸不着,是形而上的;“艺”是有形的,表现于外的,是有形的器物、制度等,是形而下的。在茶中,能表现出来的就是艺。只有艺才能真正表演,道是无法表演的。茶艺偏向科学,茶道偏向哲学。
我把茶艺的界说分为广义和狭义两部分:广义的茶艺是研究茶叶的生产、制造、经营、饮用的方法和探讨茶业原理、原则,以达到物质和精神全面满足的学问;狭义的茶艺,是研究如何泡好一壶茶的技艺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艺术。
如何泡好一壶茶是属于科学,是一种技艺。泡茶的方法有千百种。但要泡好一壶茶一定有个公式,一个最好的方法。虽然条条道路通罗马,其中有一条是最省时、省力、最便捷的路,最适合您走的路。这条路就是我们茶艺学要寻找、探讨的目的。
我常举例说“以茶道为圆心,茶艺为半径,画一个圆即茶文化。”圆心是生命的定位、是生命的立足点。有立足点才能决定方向,才能选择目标。有了方向、目标,才能创造生命的价值。才是人生之道。学茶艺的目的,为的是追求人生之道。圆心定位在此,半径愈长,画出的范围就愈大,茶文化的范围也越大。
茶文化包括茶道和茶艺,其中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故茶文化中有行为、有物态、有思想、有制度,必须是物质加精神才是完整的茶文化。茶文化的形上与形下以茶艺来贯穿,茶道与茶艺的总和才是茶文化。
中国茶文化发展的历史悠久,但因没有做科学的整理,用词不准确、规范不明确,所以不够有深度和高度,无法提升,也就不能形成茶道。中国人向来喜欢以茶会友,在品茶之余,谈天说道,意兴遄飞,人人自以为离“道”不远,但曲终人散后,则依然故我。似这般的清谈聊天,哪能把“道”聊出来?“道”可以自由地表达,但需要“悟”,没有悟的道未必是真道。道要传达给别人理解,一般庶民需要有工具、载体和过程。茶艺即是这个部分。
日本茶道之所以能成为世界茶文化中的一种典型,那是因为他们的茶中有规矩、有礼法。中国人则一向不喜欢守规矩,所以我认为现阶段如果要提升中国茶文化,应该先强调“艺”,以艺来自我约束,规范自己,当艺表现得炉火纯青了,就自然入道了。就是孔子也要到七十岁以后才能“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我们一般人在初学阶段更应遵循规矩而行。所以,学习茶艺是为了修习茶道。艺是助人进入道的工具、载体,是过程,同时艺也是道的形式、道的呈现。《庄子》中有“庖丁解牛“的故事,解牛的刀法是艺,但解牛于无形是道,运刀能如此神妙靠的是艺中有道。
陆:现在的茶艺表演,表演者年纪很轻,应该没有太深的茶道修养,但他“艺”的表现非常完美。这中间的“道”和“艺”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范:艺的表现需要有道,才会有深度的美;而道的体会是需要悟。悟。是积累起来的。人的聪明智能是修行来的,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学习实践的功德来,累积得越多,聪明智慧就越高。年纪虽然轻,有悟性,聪明智慧高,表现出来的艺是有深度的美,自然就完美,因为它是有道的艺。
陆:“茶艺”这名词,古人为何没有想到?
范:茶文化发展已经几千年了,过去的人,或说古人,并没有把应用茶和对茶体会的哲学、思想,清楚地、系统地以科学的方法表达出来。思想的表达或表现是需要方法的训练和学习。现代人提出“茶艺”,是领悟到茶文化的核心,且能准确完美地表现出来,能表现出来才能传承,才能普世接受。茶艺可以说是实践、务实的茶文化表现。针对事物用准确的语词来表达。这代表我们现代人的进步吧!
陆:当年娄子匡先生提出的“茶艺”是何意义?
范:基本上是等于“茶道”,是茶道具体的一面,也就是说要把茶道让人实践,务实地享受茶的生活。茶艺是茶道的具体实践,走向茶道的一步一步过程,就是“艺”,就是“茶艺”。茶道和茶艺,可以说是同一件事物,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空间、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语词的一种表达。但是,在表达一种事物时必须具体,表示一种技能、一种职业时。更应该具体清楚。“茶艺”是一种具体的生活应用,是一种技艺。可以拿来表演,让人欣赏的技艺,那就应该是“艺”了;“道”是无形无相的,怎么表演?所以“茶艺”这个名词才是较准确的,“茶艺师”的称呼才是较正确的。“茶艺师”这名词是我提出来的,是经官方认定的,这就是正统。如果说“茶道师”或“泡茶师”,那是不准确的。茶艺师还要懂得茶性,懂得与之相关艺术的运用;泡茶师只是泡茶,那是不够的。
陆:您所阐释的“茶艺”和陆羽当年提出的“茶法”有没有区别?
范:是相通而不相同的。茶艺的理论建设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我只是一个开拓者,提出一个方向,可能要经过弟子、再传弟子的努力,才能有一个完整的学理、一个坚实的理论架构。所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当茶能彰显道时,道就寄托在茶中;当茶不能彰显道时,道又会寄托在别物中,或许寄托在咖啡为咖啡道,或许寄托在餐饮为餐饮道……而茶为何能彰显道,适合道寄托?因人类发现和应用茶已有数千年,经过数千年来前贤、大德不断的从各个方面探讨研究应用茶,建设茶的技艺、礼法,使茶中有艺,而艺可入道。
“茶艺”和“茶法”是相通而不相同的。“茶艺”、“茶法”、“茶道”,甚至于“茶技”,都有所不同,例如黄种人中有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而中国人中有张三、李四、王五、赵六。技、艺、道、法,古圣先贤早已诠释清楚,为什么到了茶,就含糊不清呢?这是商业的结果。中国的茶商业是很落伍的行业,茶文化、茶学术没有尽到责任,一直让茶商业在含糊中取得利益。
陆:日本在1868年的明治维新时,把欧洲的艺学引进,并与中国的道成功结合后有了今日的茶道。台湾看起来已走了一半,应该会走向成功。
范:在这一点上,台湾领悟到了修道要有方法,大陆现在也有些领悟了。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茶艺将进入艺道的领域,将是世界人类的幸福。
陆:中国文化元素很多,但还没有整合,需要有人来做整合的工作。
范:茶文化是东方文化的精华。日本人的一切生活面都受茶道的影响,他们生活的规矩是从茶道中来的。学茶并不是学大道理,就是学习注意生活小节、注意细微的地方,果真如此,一生行事必定失误少,累积的成就自然就比较大,从茶艺的规矩中学习成就大事的能量。
陆:大陆在改革开放以后。开始发展经济。虽然经济起来了,但也失去了很多东西,例如文明礼仪、道德规范的缺失,我也是因此才进入茶文化圈的。
范:我认为依人类思想的发展进程来看,未来应该是要以人为本的。而以人为本的就是茶,茶人是社会上的君子,有一点使命感、有一点作为、有一点绅士风度,像一个人的样子。而人能成为一个人的特质,就是有个“礼”在,而礼就是规矩。喝茶有规矩,把规矩表现出来即“茶艺”。如果不提茶艺。喝茶用塑料杯、纸杯就好了。为什么大家会不满足于塑料杯、纸杯?
英国著名的文学家汤姆士·德昆西说:“茶永远是最聪慧人的饮料”。我们茶人对建立社会规范这件事,是可以有贡献的。
陆:我认为中国茶中,道家的成分是不是占得比较重?
范:道家讲修道,非常讲究阴阳调和。现在中国人讲泡茶是“道”,近年来又流行起茶席设计,但却没有把道家的思想理论阴阳五行的元素考虑进去,那么茶中所谓的道就没有了根据。现在许多人讲茶道,是自己凭空想象出来的。
陆:范先生您能不受意识型态左右,客观、科学地评论观念性的东西,这是我很敬佩的。您的“道”是很自然地引导人改变。我们大陆现在也在改变,人们的观念逐渐往客观方面走。
范:大陆现在是改变的好时机,尤其是茶文化方面。中国是世界最大的产茶国,也是饮茶人口最多的国家,茶是中国的国饮。过去我不敢说,现在我要大声说,中国现在是“有茶无道”。要提升茶文化,才能离开庸俗、低俗、媚俗的风气,才能是有品味的人,才能是文明的社会。在这方面需要有一批人出来引导,引导往富而好礼的方向走,建设“有茶有道”的社会、有品味的社会,成为现代文明的社会。
陆:从文化角度谈,弄什么都要有民意基础。以后不只要以人为本,还要以法为本。所以要在此时赶快建立规矩。向人民倡导时要平民化地讲,不要都用政治口号。
范:台湾建筑大师汉宝德曾说过:“美要从茶杯开始”。茶文化就是从细节开始、从日常生活的实践开始,不能只落在空谈上,要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中养成生活的规矩,提升人民的素质,建立富而好礼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