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兰州火车站茶叶批发市场里,李楷平那只有十几平方米的“陇南茶业”门店,挤在“西湖龙井”、“ 铁观音”、“普洱茶”等四五十家中国名茶批发大户的夹缝中,实在显得弱小。
然而,小有小的硬气,小有小的市场。这不,最近李楷平正紧张忙碌地筹划着开张第二家新店。按理说,企盼已久的新店即将开张,李楷平应该高兴才是,但面对记者,只要一提起陇南茶的话题,他流露更多的却是满腹牢骚。
“为什么陇南茶的身价在成倍猛涨?”
记者:去年你是这个市场中唯一经营当地茶叶的商家,今年的新茶该上市了,生意好做吗?
李楷平:说实在话,今年的生意并不好做。
记者:为什么?
李楷平:我们陇南的头道手工茶大部分让南方的茶贩子高价收走了。若不是我本身就是个种茶人,还有父老乡亲给我提供好茶叶,我早就经营不下去了。
记者:听说甘肃康县阳坝的手工茶被南方人低价收走后,一换上他们的商标,身价能翻好多倍。
李楷平:那是几年前的老皇历了。去年开始,一到清明前后,人家就等在地头,只要刚摘下来的嫩芽茶,200元/斤不讲价,运到杭州一带,4斤加工成一斤,一斤就能卖到七八千。而我们在甘肃当地能卖到一千元就已经是非常好的价格了。
记者:以前一斤手工茶只卖八九块,为什么这些年身价成倍成倍地猛涨?
李楷平:因为茶叶本身品质好啊,茶叶价格归根结底来自茶叶的品质。陇南茶一年只采一茬,茶叶生长周期长,营养自然全面品质好。这么给你说吧,我们的陇南茶叶一连冲泡六遍,色泽味道不会变,而南方的茶叶一般冲泡三四遍,就基本上无色无味了。
记者:为什么差别这么大呢?
李楷平:和气候有关,康县阳坝和武都裕河的茶场系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白龙江中游地区,区内海拔660-2400米,是河谷亚热带气候,茶场远离城镇和农户,无任何污染,茶树自然分布于砾壤之上,土地富含丰富有机质,形成野生茶园,手工制茶延承了明清时期名优烘青茶制作精髓。所以陇南茶叶外形卷曲显毫,匀齐纤秀;色泽褐绿泛宝光,汤味甘醇;栗香浓郁持久,汤色黄绿明亮。据专家研究,陇南茶叶含茶多酚在36%左右,而其他地方的茶叶最高只有30%左右。
种茶面积翻了几十倍记者:我看到你的店里主要经营武都裕河手工毛尖,还有康县阳坝毛尖、文县碧口龙井等等,在这个多为南方茶,而且是国内名茶占主流的批发市场里,陇南茶叶有哪些竞争优势?
李楷平:我认为优势无从谈起,劣势倒是一大堆。
记者:为什么这么讲?
李楷平:至少有这么几方面:一是市场价格比较混乱,产地的价格与外地相差甚远。二是因为当地品牌的知名度不强,所以让南方茶贩从中取利。三是一年只采一茬,种茶的成本高,茶农收入少不愿种。而南方春、夏、秋三季都能采,效益就比我们好得多。
记者:我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陇南茶叶的种植基地只有康县的阳坝乡和文县的碧口镇,面积总共超不过一千亩。现在恐怕种植面积早就翻番了吧?
李楷平:据我所知,这些年陇南茶叶的种植面积至少增长了几十倍。比如康县阳坝周边几个乡镇,种植面积由二十年前的几百亩发展到了上万亩。种植区域也扩展了不少,武都区现已有裕河、五马、枫相、洛塘等4个乡镇31个村3万亩地适宜发展茶叶。
“陇南茶要壮大,品牌是关键!”
记者:根据你多年种植和销售陇南茶的一些经验看,觉得陇南茶现在的市场如何?
李楷平:说实在的,我们的茶叶还真是让南方人赚大钱了,人家能卖六千八千,我们连一千都卖不上。
记者:那你觉得陇南茶为啥会落得个“墙里开花墙外香”的境地?
李楷平:主要是销售上需要加强改进,要创品牌,只有好品牌才能打开新市场。
记者:据了解,陇南茶已经有了一些品牌,像“龙神”、“翠竹”、“ 仁和”、“裕河”等,为什么市场还是不尽如人意呢?
李楷平:要真正做大做强陇南茶叶,特别需要有一个有实力龙头企业带动,但从目前的品牌来看都做的比较散,还没有哪一个能站出来带领大家一起开拓市场的。
记者:那你有没有好的建议?
李楷平:我觉得还得靠政府支持,才能把陇南茶做大做强。我觉得可以借鉴其他产茶区的经验。就拿我的邻居店来说,他的专卖店是由当地政府支持的,比如碧螺春专卖店,只要你在外省开一家专卖店,政府就每月补助300元,政府鼓励商家把茶叶打进新的市场。也因此我们这个市场可以说是南方人的天下,而陇南茶想站住脚,全靠商家自己。
记者:据说为了带动茶产业发展,陇南市武都区将裕丰、仁和茶叶有限公司列为龙头企业,按照公司加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发展模式,也开发出“裕河”牌茶叶五大系列9个品种、“仁和”牌茶叶三大系列8个品种,并被认证为有机食品。
李楷平:确实如此,但这些措施还远不够。陇南茶要走远,品牌是关键,要用品牌带领大家全面发展。近年来不是提倡要实施品牌化战略,只有以品牌赢市场,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得先机。走上品牌之路,就如汽车开上了高速公路,随之而来的品牌力量方能让企业飞速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