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说来,任何产品都有着普通属性和特殊属性。所谓普通属性指产品本身作为商品所产生的价值,而特殊属性则指产品自身所蕴含的价值。在市场上,产品的普通属性是作为商品流通的基础,而特殊属性则是产品产生溢价的条件。商品社会,产品不仅仅是基于满足的需求,更多的是一种价值消费,商品只有深挖符合自身特性的属性,才能够产生高溢价,才能使企业有足够的利润增长点。
茶,其特殊属性强于普通属性,即茶反映的文化蕴含大于其作为商品的价值,茶所传播的是巍巍华夏几千年的生活哲学以及这个古老而富有生命力的东方大国形象。“做茶,不仅仅是一种生意,更是一种文化传播”,厦门华祥苑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肖文华说:“茶是可以跟中国优秀文化相匹配的载体,因此华祥苑致力于成为中国茶文化的推动者。”
华祥苑获得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洽谈会组委会成为指定贵宾会所。除此之外,华祥苑还是钓鱼台国宾馆指定用茶,2010世博特许商品生产商及零售商。这不禁让我们要问,这家由李冰冰代言的企业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能够受到这么多高规格展会和场所的青睐?
据介绍,华祥苑的茶从源头就得到了有力的保证。华祥苑采取的是时下比较流行的做法,就是“公司+基地”的模式,但华祥苑又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创新,拓宽了茶企自有基地的管理思路。
华祥苑有机茶庄园是结合安溪铁观音独有功夫茶文化,集茶叶种植、加工、园林观光、美食于一体的综合性茶文化基地。基地未开发前这里是一块天然林地,没有任何污染,没有开垦史,加上地处海拔800米至1080米,满足了有机茶园的天赋条件。
2005年,华祥苑聘请一批有经验有学识的福建有机农业专家为有机茶园技术顾问,开始了有机茶园的蓝图勾画。有机茶园里茶苗种群纯正,采用生态种植法:茶区园林化、茶树良种化、茶园水利化,坚持纯人工、天然的原则,引高山清泉灌溉,只施用有机肥及天然农家肥,采取释放天敌昆虫、灯光诱捕以及人工捕杀等自然方法防治病虫害,保证茶树始终处于绿色健康环境之中。饱山岚之气,沐日月精华,成树种植年限不超过三年。
据了解,一亩有机茶园的栽培成本相当于普通茶园的五至六倍,尽管有机茶园成本高昂,产量却仅是普通茶园的2/3。
“我们的有机茶园是联合国南南合作示范基地,我们在做一次探索”,肖董事长说,“我们希望这种模式能够让整个行业可以借鉴,推动茶企的良性发展,也推动整个行业保障食品安全的决心。”
相对自由市场与行业规范市场竞争的发展是由相对自由竞争逐渐走向寡头垄断竞争,在相对自由竞争的条件下,行业进入门槛极低,企业可以随意进出,但整个行业的利润极低,在寡头垄断竞争的格局下则不同,市场的准入门槛高,行业市场被少数企业所垄断,在此情况下,企业都能获得超额利润。
“其实,我们这个行业正是处于一种相对自由竞争的格局之下。”肖董事长说,“在这样的一个格局下,小作坊式企业的不规范生产对整个行业的冲击是很大的。”
据介绍,行业所面临的困境就是在相对自由竞争的格局下,大企业对整个茶产业控制不足,只占很少一部分,市场上大量充斥着小作坊式企业的产品,而这些产品却很难达到国家标准,造成对地区行业品牌的冲击,也不利于行业的发展。
“在这样的一种格局下,政府应该和茶企联手对整个行业进行规范”,肖董事长如是说。在市场竞争的格局下,一般要求政府不干涉,一切的变化都必须由那只无形的手——市场来决定,这是自亚当·斯密《国富论》发表以来所确立的市场准则。
单纯依靠市场的决策容易造成经济危机,所以要造成经济的良性发展,政府必须进行积极的调控。“在多数大企业无法对市场进行控制的时候,政府应该介入对行业进行调控”,肖董事长说,“这种调控的目的应该在于淘汰落后产能,促进行业规范的形成。”
多元与深耕企业的发展一般而言有两条路:一种进行多元化,一种则是深耕某个行业。记者在观察茶企的发展过程中发现,其发展本身也逐渐向其他行业进行衍生,例如会所、茶食等等。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是采取多元化还是深耕”, 肖董事长说,“这并没有固定的范式,一切都是依照企业发展的状况而定,不可盲目多元或者深耕,这容易造成一些问题,比如多元化造成企业资金链短缺或者深耕造成企业落后市场需求最后沦为代工厂。”
“我个人认为企业不管采取何种发展模式,最重要的就是要先做强。强,才对市场有发言权,才能对市场进行有力控制。”中国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总是依循着先大后强的思路,以产业扩张为思路,但到最后在世界上很难与欧美企业相竞争。
整个茶产业面对的竞争不仅仅是来自产业内,还有产业外,例如茶饮料。相对而言,其市场容量更大,其饮用的便利性对茶产业冲击也不小。因此,茶企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首先抱团发展,把整个市场的份额做大、基数做强,才能应对行业内外的竞争。
中国茶,世界味。这是一个艰难的命题。中国作为茶的起源地,其茶道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东亚其他国家,这是一种危机,更是一种机遇。中国茶有着独特的价值,其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是任何茶道所不能比拟的,若世界共饮中华茶,兼听丝竹声,岂非古之圣贤所谓大同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