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明方:营销云南的普洱大使。本文是《云南信息报》2005年11月26日“风云人物”专栏文章的一篇旧文,转载的目的是希望更多的人了解到,普洱茶能有今天的繁华,他(胡明方)功不可没。
他出身寒门,饿过肚子,却大笔如椽、出手不凡,组织援建了十几所“希望小学“;
他为人谦和,说话礼貌,却“喜新厌旧”、一举出位,颠覆了中国茶界的传统外宣模式。
他就是云南省青年联合会常委、首届“马帮茶道·瑞贡京城”普洱茶文化北京行组委会执行主席兼秘书长胡明方。
我对胡明方印象深刻。第一眼见他的时候,惊诧的是他的年青,距想像中那位布阵马帮八千里长征、誉享京华的“总指挥”天差地远;第二眼见他的时候,暗叹的是他的精明,和报道中那位慷慨仗义、满腔热忱地捐建了十几所希望小学的“慈善家”似乎毫不沾边;第三眼见他的时候,赏心的是他的质朴,与相传中那位春风得意、长袖善舞的“策划师”简直南辕北辙。
有人说,在交通高度发达的今天,用马这样的“交通工具”驮茶进京,是场代价高昂的“文化秀”。对此,胡明方非但不气恼,还“呵呵”地笑了:云南这支由120匹骡马、6位马锅头、37位赶马人组成的独特的大马帮,在跨过长江、黄河,翻越哀牢山、乌蒙、秦岭、太行山,穿越6个省市,用脚丈量祖国的名山大川的同时,不仅掀起了此起彼伏的“云南热”、“普洱茶热”,使茶马文化、云南影响从南到北淋漓尽致地传播到首都北京,而且一路义拍义卖筹得善款416万元,在云南的贡山、宁蒗、勐腊、腾冲、施甸、墨江以及四川、陕西、山西、河北建起众多所“马帮茶道希望小学”——如果谁能将文化也“秀”得如此果实饱满、金光灿烂,那么,我们希望这样的“文化秀”风起云涌、层出不穷。
回首168天的“八千里路云和月”,胡明方感慨万千又不胜唏嘘。这些分别来自彝、藏、傈僳、怒、布朗、哈尼、佤、普米、纳西、汉11个民族(另有一位摩梭人)的赶马人,在分别由贡山、宁蒗、施甸、腾冲、思茅、版纳等地赶到正式出发地——普洱之前,就遇到过泥石流的突然阻隔,罕见雪灾造成的雪崩塌方,穿越无人区迷失方向。在5月1日从普洱汇合出发,跨过六省市的80多个县市,10月18日抵达北京的历程中,他们又面临过暴雨突降、河水猛涨带来的马队几乎全军覆没,马帮遭遇火车受惊的四处狂奔乱跑,意外车祸导致的同伴战友的遇难身亡-----
与此同时,这支由多民族兄弟组成的云南大马帮,也以其千难万险不回头的特有毅力,深深感动了中国:在四川广元,进城马帮受到了上万市民的夹道欢迎和众多骑着摩托车、自行车的年青市民的十里相送;在川陕交界的剑门关,几百名群众拿着摄像机、照相机早早等候着马帮的到来,要拍下“雄关漫道”的珍贵镜头;在陕西周至,一位当地老大爷从很远的家里拉出一条电线到马帮驻地,为马帮通宵照明;在山西,被称为“中国儒商第一园”的常家庄园邀请马帮入园共度中秋佳节,五台山各大寺庙的主持集中为云南大马帮举行祈福法会,祝愿马帮平安进京;在北京,北京市民不仅打出了“北京人民欢迎云南大马帮”的巨大条幅,而且为每一位赶马人送来了温暖的新棉被和情意绵绵的保暖内衣,《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社、中央电视台、《北京晚报》、《成都晚报》、《西安晚报》、香港《文汇报》、泰国《世界时报》等众多中央媒体、埠外媒体更是纷纷以显著位置报道云南“重走茶马古道,再现历史盛事,一路播散爱心,为和谐社会出力”的这一壮举。
西安著名策划人贾宇虹评价道:这是一次文化包装产业的一例经典策划。她说:云南大马帮的这次远征,“像一座移动的博物馆,象播种机,象扬声器,把云南的资源淋漓尽致地传播到省外”。
而在胡明方看来,这只是一个初步尝试,如何把老祖宗留下的魂宝发扬光大,让饱含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的茶品牌能真正地走向中国,使1200多万茶农早日脱贫致富,不仅是他,也是每一个云南人都应进一步深深思考的问题。
胡明方告诉记者,他的理想是能够成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12年前,他的最大愿望是建一所“希望小学”,为此,他曾历时15个月,骑着自行车跑遍了云南的120多个县,磨破嘴皮“化缘”到了一所“希望小学”。如今,“马帮茶道·瑞贡京城”活动的义卖捐献,又能援建起十几所希望小学。胡明方说,既然和普洱茶结了缘,他的今后道路,注定与此相系:“不做则已,要做,就做独创的。下一步,我准备再策划一个‘挑担茶叶上北京’活动,让我们云南的普洱茶,在‘北京奥运’上风风光光,吸引全球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