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晚茶” 营销新招誉满全国 2000年, 李乃寿和众多茶商一起搬进了有“江南第一茶市”美称的武汉茶叶市场。
李乃寿购进根雕茶具摆在门口,请顾客免费品茶。空闲下来时,他就与顾客一起围炉煮茶、论茶道、聊家常。后来顾客越来越多,门口坐不下了,他干脆投资了20万元在门面上搭建了一个别致的茶楼,只象征性地向顾客收5元钱,然后任其随便挑茶叶,无限续杯,可以从早上坐到次日凌晨。
在李乃寿的带动下,茶叶市场里的商户都开始仿照他这“泡晚茶”的服务项目。到了2002年,“泡晚茶”成了市场里的一大特色。赶上天气好的时候,从下午至深夜,市场周围的空地上坐满了从武汉三镇赶来的品茶人。浓郁的饮茶氛围,低廉的消费价格成了武汉市的茶友聚会的最佳场所。在“泡晚茶”的带动下,茶市的营业时间足足延长了8个小时。一些在武汉工作,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国人及港台投资商都慕名而来,以茶会友,谈茶论茶。
“泡晚茶”现象直接刺激了武汉的茶叶消费,扩大了“江南第一茶市”的知名度,也给茶市带来每年近亿元的利润。李乃寿俨然成了“江南第一茶市”的领军人物,省市领导对他的创业精神给予了充分肯定。2003年,李乃寿分别接受了中央电视台和湖北卫视的邀请,在电视上讲述了自己的创业经历。
李乃寿誉满全国后,全国有十多个省份的众多茶楼经销商纷纷来武汉取经。李乃寿热情接待,为每位来访者提供食宿、进行培训,而且不收任何报酬。他还为众多刚创业的同仁提供了很多合理化建议:
1.明确“隔行如隔山”的道理,投资不熟悉的行业一定要慎重。
2.定期投入少量资金,根据茶楼的消费定位,对高中低档茶叶的比例进行合理配置, 确定顾客的消费习惯后再参考销售量进货。
3.如果前期创业资金不多,可以自己购茶具、茶叶,与宾馆、酒楼、居民小区会所、超市、度假村等单位以合股分成的形式开设茶摊,既丰富了他们的经营品类,又能给自己带来稳定的客源。
截止2004年,李乃寿已为全国150多家茶楼进行过培训,他的茶庄的固定客户已达300多家,茶叶品种已扩展到370多种。2004年8月,李乃寿在深圳开设第四家连锁店时说:“山野是茶的天堂,旷远是茶人的意境。开发茶文化内涵是我努力的方向。”
创业艰辛 与茶甘苦同味
在张师傅的帮助下, 李乃寿选中了桥口商场隔壁的一家门面,虽然只有20多平方米,租金却要1200元。 可当时他身上只有3000元钱,租下门面还要简单装修,钱肯定不够了。这时,张师傅拍着他的肩膀笑着说:“看你愁成那样子,有什么困难还有咱老兄呢?”随即从家里拿来了1万元为他解决了燃眉之急。
直到现在,李乃寿一提起这事还感慨万千地说:“真没想到当时萍水相逢的张师傅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对我鼎立相助,帮我度过难关,这种恩情,今生今世我都不会忘记啊!”
店面装修完毕后, 李乃寿把讨债要回来的茶叶进行包装后摆在货架上,又把妻子从家乡叫来帮忙,张师傅送来两个花篮,茶庄就这样开业了。
一连几天,来茶庄看茶的人多,买茶的人却寥寥无几,有时一天只赚3块钱,还不够水电费呢。妻子见状开始劝他回家,不要在这里活受罪。可倔强的李乃寿说啥也不答应,他对妻子说:“张弓没有回头箭,我认准的目标就得走到底!”
李乃寿每天下午邀张师傅一道,挑着几包茶叶和几个热水瓶到各居民区人口集中的地方讲茶道、讲茶文化、讲福建茶的特色,并现场泡茶让人品尝。这一招果然灵,一些居民尝了他的茶后连连夸赞茶味纯正、耐泡。几天后,来茶庄的顾客开始增加,茶庄的生意有了转机, 李乃寿从中看到了希望。
就在茶庄的生意趋向好转时,李乃寿决定开第二家门面了。这次他选择了武汉的黄金地段——解放大道,这里商家云集,店面租金昂贵。李乃寿为此回了一趟老家,准备将家里的茶叶加工厂卖掉。当他与父亲商量时,年迈的父亲暴跳如雷,竟以死相拼来保护多年赖以生存的加工厂。这场父子之战持续了几天,最终还是李乃寿说服了父亲,加工场以2万元的低价出售了。
春节过后,李乃寿带着全家老少和2吨茶叶来武汉安营扎寨,开始了更为冒险和艰苦的创业之旅。
一个月后,李乃寿的第二家茶庄开业了。通过前段时间的市场调查,他知道武汉的茶商基本都是坐店经营,很少走出去推销,于是他开始独辟蹊径,将茶庄交给家人打理,自己带着茶叶样品到一些大型宾馆酒店推销。第一次去长江大酒店时,因为和门口保安语言不通,李乃寿被轰出去两次。第三次再进去时,李乃寿拿出茶叶袋,并在纸上写道:我是送茶叶的。这回保安终于放行了。李乃寿一找到三楼的销售部,即用自己的茶叶先给每个工作人员泡了一杯,然后说:“你们不要也行,就当朋友请你们喝杯茶”。几个负责人虽没有当面表态,但却让他留下联系方式,这让李乃寿觉得心里有了点底儿。果然,第二天,长江大酒店那边打来电话让他送茶叶去。这次李乃寿赚了8000块,这可是他来武汉挖到的第一桶金。
此后, 李乃寿又如法炮制,先后与武汉二十多家酒店签订了供应合同。
慢慢地,李乃寿已经不满足于武汉这一个市场了,他萌发了与湖北省茶麻进出口公司合作的念头。当他将样品给进出口公司负责人看时,他们对他的茶叶外观、质量、口感、价格等方面进行了多方测试后,无不交口称赞,并一次跟李乃寿订了13个品种近1000公斤茶叶。 李乃寿简直不敢相信,这次生意能做得如此顺利。由于李乃寿组织的茶叶质量过硬,湖北茶麻进出口公司将福建的名茶销往英、法、美等国后,不仅赢得了良好的商业信誉,同时也帮李乃寿确立了他在武汉茶叶市场的地位。
到了1995年, 李乃寿又开了第三家茶庄,这时他已经是名副其实的百万富翁了。
[相关新闻]
李乃寿 “泡晚茶”茶道亦“商道”
今年46岁的李乃寿家在福建农村,在家乡的小山坳,他从种茶、采茶开始,到茶叶加工、销售,样样都是把好手。1980年,他开始借贷投资茶叶加工厂,往浙江、江苏等各地销售茶叶。
1989年12月,李乃寿第一次到武汉,讨要2万多元的货款。货款没有要到,总不能空着手回去吧。当时在武汉,李乃寿没有一个朋友,他独自来到一些私人茶庄打探行情,当时武汉经营茶叶的门店极少,整个市场都没有福建产的功夫茶和大白毫,而这两类茶叶性价比最高,李乃寿决定向武汉供货。1990年4月,李乃寿从福建押送两吨茶叶来到武汉,一个星期就分销了,轻轻松松赚了6000多元。
从此,李乃寿开始有意识地开发武汉市场,为自己来武汉创业打下了“人脉基础”。
第一步:20天开两家店。1993年的时候,全国茶叶市场开始活跃起来,李乃寿意识到这正是自己创业的好时机。李乃寿卖掉了家乡的工厂,带着妻儿和全部家当来到武汉创业。在武汉当地朋友的帮助下,李乃寿的第一个茶庄很快在石乔口商场内开张了,只有20平方米,由于店面积太小,加上商场也设有茶叶专柜,生意很清淡。信心十足的李乃寿决定再开一家。
第二家茶庄紧挨着一家副食店,毗邻亚洲大酒店、同济医院和武汉体育馆,面积也扩大了一倍。当时武汉的茶庄有好几百家,基本上都是坐店经营。李乃寿独辟蹊径,将茶庄交给雇员打理,自己带着茶叶样品到一些大型宾馆酒店推销。
他第一个销售对象是亚洲大酒店。李乃寿拿出茶叶请酒店负责采购的人品尝,说不要也行,就当朋友请他喝杯茶。结果,李乃寿签订了他的第一个酒店购销协议。此后,李乃寿先后为武汉20多家酒店供货。打开销售局面后,李乃寿又通过湖北省茶麻进出口公司将福建的名茶销往法国、英国、美国,不仅赢得良好商业信誉,也确立了自己的茶庄在武汉市场的地位。
第二步:“泡晚茶”,引来消费奇观。2000年,李乃寿和众多茶商一起搬进了有“江南第一茶市”美称的武汉茶叶市场。李乃寿购进根雕茶具摆在门口,请顾客免费品茶,觉得不错就买,不买也行。空闲下来,李乃寿还会与顾客一起围炉煮茶,论茶道,聊家常。后来,顾客越来越多,50多个台位都不够坐,李乃寿便投资10多万元在门面上搭建了一个别致的茶楼,象征性地收点茶钱,5元一杯,茶叶随便挑,无限续杯,可以从早上坐到次日凌晨。“泡晚茶”直接刺激了消费额,李乃寿的生意越做越红火。在李乃寿的带动下,茶叶市场里的商户都开始了“泡晚茶”的服务项目。到了2002年,“泡晚茶”成了市场里的一大盛况,天气好的时候,从下午至深夜,市场周围的空地上,坐满了从武汉三镇赶去的品茶人。浓郁的饮茶氛围、低廉的消费价格,成为了武汉市茶友聚会的最佳场所。经过两年的发展,在“泡晚茶”的带动下,茶市的营业时间足足延长8个小时。一些在武汉工作、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老外及港台投资商都慕名而来,以茶会友,谈茶论道。
第三步:把顾客当朋友。有一对来自云梦的双下岗夫妻,准备在当地开一家茶楼,到李乃寿的店里进货。李乃寿为他们建议:“云梦地方虽然小,但目前还没有一家茶楼,具有一定的市场潜力。投资不能太大,茶叶品种以中低档为主,高档为辅,20多个品种即可,每种先买一斤为佳。”李乃寿不仅按成本价卖给他们20多斤茶叶,还免费培训服务员学茶艺,茶楼开业的时候,李乃寿将自己最得意的员工派过去做指导。
“做生意最忌急功近利。客户的生意就是自己的生意。”李乃寿帮助过的那家茶楼在云梦做开后,带动了当地十多家茶楼的发展,如今大部分都成了李乃寿的稳定客户。凭借薄利多销,将顾客当朋友的经营思想,几年时间里,李乃寿打通了省内外80多家茶楼的供货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