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把茶文化定位为日本民族文化的根,同时,他们也承认,日本茶文化源于中国。重视茶文化的日本人,自然重视茶道。
怎么看待茶道?
吴觉农先生认为:茶道是“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因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艺术,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
庄晚芳先生认为:茶道是一种通过饮茶的方式,对人民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他还归纳出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为“廉、美、和、敬”。
1977年,谷川激三先生在《茶道的美学》一书中,将茶道定义为:以身体动作作为媒介而演出的艺术。它包含了艺术的因素、社交因素、礼仪因素和修行因素等四个因素。
久松真一先生则认为:茶道文化是以吃茶为契机的综合文化体系。
文化背景不同,形成了中国四大茶道流派。贵族茶道生发于“茶之品” ,旨在夸示富贵;雅士茶道生发于“茶之韵” ,旨在艺术欣赏;禅宗茶道生发于“茶之德” ,旨在参禅悟道;世俗茶道生发于“茶之味” ,旨在享乐人生。
那么,安化茶在中国四大茶道里,担当和演绎了怎样的角色?
中国四大茶道里,从来都有安化茶的身影。
西晋时期《荆州土记》载曰“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那时没有安化县,那武陵七县不包括安化。但是,那武陵七县的茶,却是源于安化。西晋时期,位于武陵地域的安化大地,还是一个没有赋税,没有徭役,不与中央政府通往来的世外桃源——梅山王国。这个独立王国里出的“渠江薄片茶”,这时已经声名远扬到了长安,在朝廷里成了宝贝。现代茶学认为,“安化茶时群体品种的祖先”,因此, “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就是等于说的安化茶。
宋代初,四面遭侵,需要大量茶叶去换战马,加上1044年(宋仁宗庆历四年),与西夏议和,每年给以“银七万两,纲十五万匹,茶叶三万斤”,朝廷茶叶资源奇缺,就派专门征茶的军队,来武陵地区搜茶,在安化、宁乡一带与茶商抢茶,龙塘寨就是这个时候留下地地名。朝廷由茶叶看到梅山国的重要性,派大将章淳剿灭了梅山国,于1072年建立安化县——章淳开梅山,因茶建县。从此,安化茶叶全面进入中国茶道的每一个环节里。
在“贵族茶道”里,渠江薄片唱过主角,朱元璋又让“安化芽茶”唱过主角,还有“安化天尖”等等。中国社会是皇权社会,皇家的好恶最能影响全社会习俗。贡菜制度确立了茶叶的“国饮地位”,也确立了中国是世界产茶大国、饮茶大国的地位,还确立了中国茶道的地位。
达官贵人借茶显示等级秩序,夸示皇家气派。安化茶是贡茶历史最长的茶。
雅士茶道,安化差的经典故事很多,最典型的,是陶澍在京城以茶会客的场景,读下陶澍的《咏安化茶》就可知其一二。
中国的“士”就是知识分子, 中国古代的“士”和茶有不解之缘,可以说没有古代的士便无中国茶道。 中国文人诗文中涉及茶事的,汉有司马相如,晋有张载、左思、郭噗、张华、杜育,南北朝有鲍令晖、刘孝绰、陶弘景等,人数寥寥,且懂品饮者只三、五人而已。但唐以后凡闻名文人不嗜茶者几乎没有,不仅品饮,还咏之以诗。唐代写茶诗最多的是白居易、皮日休、杜牧,还有李白、杜甫,陆羽、孟浩然、刘禹锡等;宋代写茶诗最多的是梅尧臣、苏城、陆游,还有欧阳修、蔡襄、苏辙、黄庭坚、秦观、杨万里、范成大等。原因是魏晋之前文人多以酒为友,如魏晋名士“竹林七贤”。唐以后知识界颇不赞同魏晋的所谓名土风度,一改“狂放啸傲、栖隐山林、向道慕仙”的文人作风,人人有“入世”之想,希望一展所学、留名干秋。文人作风变得冷静、务实,以茶代酒便蔚为时尚。这一转变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和文化背景,是历史的发展把中国的文人推到这样的位置:担任茶道的主角。茶助文思,兴起了品茶文学,品水文学,还有茶文、茶学、茶画、茶歌、茶戏等。
雅士茶道是已成大气候的中国茶道流派。茶人主要是古代的知识分子对于饮茶,主要不图止渴、消食、提神,而在乎导引人之精神步入超凡脱俗的境界,于闹情雅致的品茗中悟出点什么。
懂得这些,我们就能更好地体味:什么是“神韵安化”?
在“禅宗茶道”里,同样有安化茶的身影。唐代着名诗人和高僧、益阳白鹿寺的齐己,写过不少茶诗。
闻道林诸友尝茶因有寄
唐 齐已旗枪冉冉绿丛园,谷前初晴叫杜鹃。摘带岳华蒸晓露,碾和松粉煮春泉。高人梦惜藏岩里,白石垂封题寄火前。应念苦吟耽睡起,不堪无过夕阳天。谢水邕湖茶唐 齐已
邕湖唯上贡,何以惠寻常。
还是诗心苦,堪消蜡面香。
碾声通一室,烹色带残阳。
若有新春者,西来信勿忘。
这里的茶,无疑就是资江上游的安化茶。
至于“世俗茶道”,不用多说。“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千百年来,西北少数民族大锅煮的,大碗喝的,都是安化黑茶。还有,我们自己的生活里,婚礼茶、五道茶,赐茶除病等等。
在六大茶类里,千百年来,与国家政治、军事、经济关系最密切的,就是黑茶,尤其是安化黑茶。
安化茶的“道”,值得好好挖掘、秉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