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开的福建省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作为省政协委员的一位茶叶企业家的提案《关于改革和整合福建省茶业行业相关社团组织的建议》,引起了福建省政府有关领导的关注。
这位政协委员在提案中称:福建省目前共有5家省级茶叶社团,即福建省茶叶协会、福建省茶叶学会、福建省茶产业研究会、福建省茶文化研究会、福建省茶人之家。这5家社团组织开展活动内容严重重叠,入会企业也没有明确界别,造成茶叶企业负担过重,资源严重浪费,建议将5家社团加以整合,组成一个组织,充分发挥其在福建省茶产业发展中的引导作用。
这条建议经媒体报道后,各地茶叶企业拍手称快,同时也引起了其他省份茶叶行业组织的反省。
事实上,茶叶社团组织过多的现象,很多产茶省份也同样存在,有的省份的省级社团组织还不止5家,而大部分的产茶省份都有2家以上的茶叶社团组织。这些组织开展工作分工并不明确,吸收会员也无界别,开展活动无的放矢,每个社团几乎重复着同样的工作,造成资源严重浪费。于企业而言,由于抹不过人情面,每家社团都要加入,而且每年要给每个会交上一笔数目不菲的会费,这还仅是经济上的负担。此外,每个组织每年要开一次年会,再加上举办论坛、展销等活动,如果企业统统要出席参加,除经济上的负担外还要耽搁大量的时间,而这些会议的实际效果又没有多少。有位县级茶叶企业的总经理曾粗略估算过,如果一个县级茶叶企业加入行政和业务管辖范围内的各级协会,一共得入十几个会。据笔者调查,一般而言,中小茶叶企业不得不加入四五个协会,如果是知名度高的大企业,加入的就更多了。对于这种情况,笔者经常会听到一些企业怨声载道。
近年来,各级政府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把适宜于行业协会行使的职能委托或转移给行业协会,所以各地都成立了协会或商会,大部分产茶县都有协会,一些重点产茶的地区还成立了地区级的协会,几乎所有的省、市、自治区也都有协会、商会或学会,国家级的涉茶组织也有7个。本来,各级政府成立这些组织的目的是为了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强为企业的服务功能,更好地促进产业发展,但结果却事与愿违,成为了企业的负担。
茶业横跨第一、二、三产业,还涉及生物、化学、历史、地理、文学等不同的学科,这也是各地成立多个组织的主要原因。笔者以为,目前各地的茶叶组织急需整合,特别是省级茶叶组织,各省应该将名目繁多的所谓学会、协会、研究会等整合为一个省级茶业协会,再按照茶叶科研、流通、茶文化研究等分设不同的部门,配备专业人士,按照会员的需求做好服务。
去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办发[2007]36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国务院历史上首次下发的关于行业协会改革的文件,明确表示行业协会的主要功能应体现在服务上,说明国家对行业协会寄予了厚望。所以,各地茶业协会应该紧抓机遇,及时整合资源,以全新的姿态出现在会员面前,努力为会员做好服务,为产业做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