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李昌鸿、 沈蘧华:大师伉俪的紫砂缘
2013-10-09 02:19:34 来源: 作者: 【 】 浏览:1048次 评论:0

在紫砂界有很多传奇。李昌鸿与沈蘧华这对大师伉俪的紫砂情缘,无疑又为其中添上了极为绮丽的一笔。他们从风华正茂的年纪同时进入紫砂工艺厂拜在大师顾景舟门下学艺,到携手耕耘50余载成就辉煌的事业,是紫砂的“红线”把他们紧紧相牵,是共同的理想铺就了他们的艺术之路。在相互扶助、艰苦奋斗下,李昌鸿成为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沈蘧华也荣膺“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大师伉俪的故事,传为中国紫砂艺术界的一段佳话。

李昌鸿和沈蘧华,从小就在同一条街上长大。虽然他们都不是出身陶艺世家,但是他们出生在蜀山,自幼在陶文化的世界里受到熏陶,而与生俱来的艺术禀赋,也在冥冥中促使他们向紫砂艺术的世界一步步靠拢。

1955年9月,为吸收新鲜血液,促进紫砂陶业繁荣兴旺,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紫砂工艺学习班”公布了招生通知,30多名有志于紫砂陶艺的青年报名应考。这其中,18岁的李昌鸿和16岁的沈蘧华与其他24名青年顺利通过考试,成为了新中国紫砂艺术厂的首批学员。

李昌鸿自幼聪颖好学,有绘画天赋,并对艺术有执着的热爱。上学期间,他还曾师从徐悲鸿的学生、着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杨建侯学习绘画,为今后的紫砂艺术事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沈蘧华心灵手巧、聪慧上进。她理解能力强,接受程度快,立志要做一个紫砂工艺的多面手,将历史上着名的紫砂女艺人杨凤年视为心目中的偶像。当时,这两位充满理想的青年,因共同的追求走上了紫砂艺术的道路。他们以优异的成绩进厂,又经几位老艺人点将,共同被大师顾景舟选中,拜在其门下学艺。

在共同学艺的过程中,他们互相帮助、互相促进;满师后担任“技术小辅导”时,他们也常在一起交流工作体会……在艺术探索的心有灵犀中,李昌鸿与沈蘧华产生了感情,紫砂成为他们携手人生的“红娘”。有情人终成眷属。在生活中他们是互敬互爱的夫妻,在紫砂艺术的天地里,他们是一对齐飞的比翼鸟。在他们的创作生涯中,经常互相商讨、交流创作意图和设计样稿,并共同创制新作,夫妇联袂,精品迭现,屡获国内外大奖,作品被各国博物馆、藏家广泛收藏。

他们深入研究经典名壶,仿制佳作,体悟传统精神;他们从古代技艺中获得启发,从上世纪50年代便开始进行紫砂绞泥装饰的探索,创作成果得到专家学者的赞许,作品被选为国礼赠送国际友人,为紫砂艺苑培育了一株新的奇葩;他们注重将“文化因子”注入到紫砂壶艺的创作中,将历史文化与艺术相结合,创作“竹简茶具”、“五朝文化组壶”等,使人们在把玩艺术品的同时,寻味深厚的文化意蕴;他们将诗情画意、文人风骨融入作品,并用奇趣和想象画龙点睛,使紫砂艺术品更可亲近,更可玩味,更加鲜活与灵动……几十年艺术道路的通行,李昌鸿与沈蘧华的紫砂人生真可谓天作之合。李昌鸿感慨说,他们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互相的灵感激发而来。他们的子女感受最深的,也是父母在艺术创作中的优势互补、默契配合。其次子李群介绍说,父亲李昌鸿擅长提出理念,搭好框架,充满想象空间;母亲沈蘧华细腻严谨,善于表达。所以他们夫妻合璧的作品,总会相得益彰,不同凡响。

李昌鸿和沈蘧华不仅在个人的创作上辛勤跋涉,同时也为新中国紫砂产业的发展贡献了力量。上世纪70年代开始,李昌鸿一直在紫砂厂主管生产技术,担任过紫砂厂总工艺美术师,沈蘧华也是厂里的生产技术骨干,带领大家共同搞好生产。而当时李昌鸿还肩负着全厂职工的期望,努力寻找国际市场的突破口,带来了广交会订单的“大丰收”。他们夫妇二人也带头参与创新设计,为工厂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做出了贡献。同时,他们积极参与对外交流活动,将中国的紫砂艺术向世界广泛传播。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1993年金秋,他们引进外资,创立了宜兴紫砂界首家民营合资企业,李昌鸿担任总经理,沈蘧华担任总工艺美术师,为紫砂事业发展之路,继续开拓创新……实至名归。在相互扶助、艰苦奋斗下,李昌鸿成为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沈蘧华也荣膺“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大师伉俪的故事,传为中国紫砂艺术界的一段佳话。商报记者 原琳

30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 责任编辑: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潘岷 下一篇史俊棠、刘培金与壶友交流玩壶经验

论坛推荐图文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