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一个茶文化节上一种茶拍卖出了超过十万元的天价,成了各大电视和平面媒体报道的特大新闻。在短时间一个企业的茶叶“窜红”,推广靠“一拍”成为了一种模式。随后不少地区也开始模仿这种形式推广自己品牌和茶叶,以至现在一出现这样的情况,效应几乎不大,消费着也不侧目了。
营销要把握好主题和细节。一家名为“国际茶城”的开幕当天,悬挂的祝贺条幅统一是红色的,像这样的茶城开业悬挂各国的旗帜和该国茶叶企业的标识才是实至名归。在这个茶城里边日本厅服务的姑娘一律穿我国江南的服装,放的是江南丝竹曲,令人大跌眼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茶叶认识的不断加深,茶叶市场容量在不断扩大,但进入茶叶行业的企业也不断增多,质量好、价格优的茶叶供给市场,而与某某拥有同样“茶王”资质的企业越来越多,竞争对手也越来越多,市场竞争已经趋于白热化阶段。“茶王”在各地的自“封王”也是络绎不绝,一眼望去“遍地是爷”。时间长了,消费者谁都不信了。
营销要不断创新,一味追寻领导的签字、剪彩、合影,自夸为王的现象,实在是忽悠自己的行动。
中国茶品牌的树立,就像茶叶的加工一样,要经过多少道工序,缺少哪一样工序也是不行的。品牌的建立是逐步完成的。每一个热爱中国茶的人,都应该在自己的范围内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指责、挑剔是无助茶品牌的树立。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中心主任王忠明指出:对于品牌打造,一方面要不遗余力、不失时机、不惜工本,同时你也要承认一个时间过程,我们可以加快,但是无法逾越。
|